我国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效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3 16:31
【摘要】: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不断减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GDP持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以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1996年以来国债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5-20%,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国内需求的作用。但是随国债资金日益深入国民经济,各类问题也日渐凸现。理论界对国债研究由来已久,也建立了较全面地的衡量指标体系,但笔者认为应结合本国具体国情考察国债相关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国债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债的概念、国债规模衡量指导体系和国债理论的发展,并简介了我国国债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依据IS-LM模型,结合我国历史统计数据推倒出在封闭经济下的政府购买乘数,并实证分析了国债的挤出效应。而后进一步考察我国的国债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其效果。通过分析各类影响国债政策运行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国债政策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经济,但也仍存在亮点不足,国债运作体制仍需不断完善。 第三部分中对我国国债运作机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1)努力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放大国债投资乘数效应。(2)健全国债法律环境,协调市场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国债发行目的实现。(3)完善国债发行、偿还机制,降低国债筹资成本和财政风险。(4)调整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完善国债市场。(5)改善国债资金投资方式,严格审批并科学选择投资领域。(6)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配合,平缓经济波动,推动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图文】:
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反周期调节,并配合以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此后国债发行量大幅增长,从图1一1中也可直观的看出我国国债规模急剧增长。具体而言,,我国1999年增发国债600亿元,2000年增发1000亿元,2001年增发1500亿元,截至2003年国债年发行量达到6280.1亿元,年底余额22603.6亿元,分别较1995年1511亿元的发行量增长了4.15倍,3300亿元的余额增长了6.85倍。在期限结构上
产业、生物技术、集约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36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国债具有财政和金融双重属性,由图3一1可看出国债管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连接点,国债政策通过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在加强财政政策效应的同时,可以补充加强货币政策的功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效力。国债的流动性效应是通过国债的应债来源以及国债的期限结构来发挥作用;利息率效应是通过国债利率水平变动,影响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来实现。图3一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35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12.0;F812.5
本文编号:2596982
【图文】:
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反周期调节,并配合以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此后国债发行量大幅增长,从图1一1中也可直观的看出我国国债规模急剧增长。具体而言,,我国1999年增发国债600亿元,2000年增发1000亿元,2001年增发1500亿元,截至2003年国债年发行量达到6280.1亿元,年底余额22603.6亿元,分别较1995年1511亿元的发行量增长了4.15倍,3300亿元的余额增长了6.85倍。在期限结构上
产业、生物技术、集约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36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国债具有财政和金融双重属性,由图3一1可看出国债管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连接点,国债政策通过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在加强财政政策效应的同时,可以补充加强货币政策的功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效力。国债的流动性效应是通过国债的应债来源以及国债的期限结构来发挥作用;利息率效应是通过国债利率水平变动,影响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来实现。图3一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35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12.0;F8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刚;中国国债融资功能错位及其危害[J];财经研究;2002年12期
2 刘邦驰;国债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平衡[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3 陈春霞;试析我国国债合理规模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2002年12期
4 郭玲,张志超;中国国债的发行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3期
5 柳建光,杨晶;国债拉动投资的效果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5期
6 高萍,高莉;我国国债资金运营效率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1期
7 高培勇;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三个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1期
8 杨萍;2003年国债投资方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3期
9 马琳;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15期
10 胡德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07期
本文编号:2596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9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