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及防范
【图文】: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理论概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创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构筑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仅仅中国建设银行一家,在06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就已经高达2.18万亿元。对于银行而言这项庞大的资产,期限一般在10一20年,甚至30年,而相应的负债期限一般在3一5年的定期存款。显然,两者期限不相匹配,使得银行面临着流动性风险。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长贷短存”的矛盾,同时又可以分散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券化在一个相对低风险的框架内运行;第二,制定新的与完善现有的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监管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以明确证券化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业务范畴;第三,促进证券化参与方及其行业内部关于自身风险监管标准的制定。就当前现状而言,这三者中政府与法规监管应该并行实施且以政府为主导。随着市场的深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监管模式应适时向功能化和一体化监管方向转变。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了我国证券化风险监管体系的框架图,如下:监管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93.3;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海曙;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8年03期
2 吴兆华;关于当前房地产金融有关问题的探讨──’96中国房地产论坛暨房地产金融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6年05期
3 ;1998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总目录[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8年06期
4 刘玉录;;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12条[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年09期
5 ;今年房地产金融发展走势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1997年12期
6 贾金红;;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警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2期
7 石光明;发展房地产金融必须构造合理的利率体系[J];中国城市金融;1993年04期
8 奚格林;“2002年《中国房地产金融》信息员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年12期
9 张元端;略论房地产金融[J];城市开发;2004年07期
10 戴秀珍;中国房地产金融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精彩纷呈[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防范——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戒[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薛姝;周小飞;;借鉴他国经验规范发展我国住房二级市场[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刘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提前还款风险的产生和预防[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张跃庆;;理顺住房经济关系 发展北京住房市场[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5 应望江;秦慈;缪愫生;曹华叶;黄霞;程红;黎沂鑫;曾鹏;缪佳易;马妙武;;CMOs模式在我国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6 田金信;胡乃鹏;杨英杰;;基于优势分析原理的房地产金融深化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宏刚;曾勇;方洪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在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等级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郑海涛;王冬;;首付比例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旭;;基于提前偿付风险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产品定价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韩平;姜再勇;严宝玉;盛朝晖;李宏瑾;方悦平;;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泡沫问题——国别研究与实证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梁懿娴;中国住宅与房地产金融研讨会将举行[N];国际商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谢丽佳;次贷危机蔓延 房地产金融路向何方[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房地产金融迎接“资本年”[N];经理日报;2004年
4 记者 崔玉清;房地产金融健康稳定至关重要[N];经济日报;2006年
5 蔡晶;探索房地产金融资产证券化[N];解放日报;2004年
6 黎永强;建行打响房地产金融品牌战[N];经济日报;2002年
7 单羽青 李庆华 实习生刘磊;凯德置地进军北京[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8 陈则明;2006年 房地产政策有何新招[N];西部时报;2005年
9 胡晓伟 段毅刚 ;房地产金融创新进行时[N];天津日报;2005年
10 夏欣;房地产金融急寻出路前景未明[N];中国经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梅;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岚;中国房地产业产融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申晓峰;住房价格及其与住房抵押贷款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丁秀英;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丹;住房市场系统模型与房价风险管理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魏润卿;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喜德;中国抵押支持证券定价与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郭亚力;房地产投资信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金加林;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渝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刘翌楠;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及防范[D];四川大学;2007年
3 范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何
本文编号:2602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0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