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20:53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现代金融发展集中反映在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上。当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被称为是广义资本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品种单一,结构与功能很不完善,金融业务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时不我待。 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基础金融产品中衍生出来的新型金融产品,是基础金融产品的发展和重新组合。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涵盖整个金融市场的巨大家族。 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类型包括远期类、期货类、互换类和期权类,具有衍生性、杠杆性、风险性和虚拟性,其功能概括起来讲一个是套期保值,一个是投机。在衍生产品市场上,这两个功能是缺一不可的。 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是为了规避风险,但衍生产品交易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因而金融监管就提上了日程,国内外许多学者就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但多是从政策角度定性研究,没有定量阐述。实际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问题离不开衍生产品的定价,也就是只有解决了产品定价问题,才能考虑如何减少和避免风险。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对衍生产品定价的研究并不深入。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产品定价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一些基本衍生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关于期权定价模型推导。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我国建立和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实际上是金融创新过程。当代成功的金融创新都是建立在成熟的理论基础之上,各国金融发展的现实也证明,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越活跃,金融创新成功率越高,产生的效果越显著。基于此,作者对西方金融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作者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动因,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本文总结了美、英、日、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市场特征及监管经验,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文章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回顾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历史、发展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就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该立足于先规范,后发展的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给出了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具体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瑞华;;人民币与外币衍生产品运作状况解析[J];华北金融;2011年07期

2 张铁伟;;效率与安全: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3 石瑞华;;分析当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收支中的运作状况[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4 罗鹏宇;陈阳;;国际化下的我国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创新[J];国际金融;2011年06期

5 姚君;;关于衍生产品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6 刘军;;浅论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7 廖正云;;金融危机启示[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6期

8 陈尔瑞;;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展望[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梁勇;;水电企业实施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控制[J];四川水力发电;2011年04期

10 郑新立;;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J];求是;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蒋川;;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业务应用研究[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武普照;王鹏志;;社保基金实业投资的流动性难题及破解路径——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吴勤学;王晓芳;;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分析[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4 郑斯师;陈汉文;;关于衍生工具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讨论 重要意义、分析评价与改进建议[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东;王其文;张世英;;期货交叉套期保值行为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6 陈航;;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协调发展[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电力建设总公司 蒋俭;金融衍生产品的角色及特点[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郑学筠;兴利除弊 场外衍生品市场须加强监管[N];金融时报;2009年

3 赵竞伟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关于金融衍生产品审计的探讨[N];中国审计报;2009年

4 Elise Coroneos 编译 长城伟业期货 文辉;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浴火重生[N];期货日报;2010年

5 记者 韩雪萌;加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N];金融时报;2011年

6 记者 韩雪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将步入新阶段[N];金融时报;2011年

7 陈东;金融衍生产品值得关注[N];经济参考报;2003年

8 陈宜萍;招行获准开办金融衍生产品业务[N];金融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金士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正在制定[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闫立良;国内金融衍生产品进入黄金发展期[N];证券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全雷;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沈群;金融衍生品对企业财务与经营业绩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7年

3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伏安;我国金融创新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余波;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栋;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王婧;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天俏;金融衍生产品特别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康金沛;新形势下中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体制构建[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李辉;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陶璐;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衍生产品运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7 雍成林;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调查与企业风险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晓;金融海啸冲击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孙丽莉;浅谈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的法律适用和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建欣;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606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06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