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印花税事件的中国股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7:01
【摘要】: 事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事件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变化的研究,既可以估计某一特定事件的影响程度,也可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来研究“530”事件和“424”事件分别对股市的影响和股市中投资者的反应,进而对比同样幅度的宏观利好和利空对市场不同的影响.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由于广泛存在不理性投资行为,股票价格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将是不可避免,以致我国股票价格经常出现“涨过了头”和“跌过了头”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性,影响了股市的稳定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同时,它也反映了我国股市是缺乏效率的。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文章介绍了我国印花税调整导致的“530”事件和“424”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先介绍了印花税的由来,然后介绍了股市创立以来历次调整的时间和股市的反应,接着回到这两次大调整的事件。历次事件都是有其背景的,这两次大事件也不例外,而在这些背景下发生的事件都是有其调控原因的,但是这种政策干预下股市又会是怎么样的反应,我们看到的是暴涨和暴跌,针对这种现象本人提出了三个假设来描述中国股市中的过度反应特征,此为阐明本文的主线,这些假设会在文章后面篇幅运用实证加以证明。 第二部分阐述了对本人使用的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的说明和应用于股市的中外文献。从20世纪初国外先以事件研究法分析股市开始,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接着说明了此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投资者是“理性的经济人”这一假定的,芝加哥商学院Fama教授(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MH),成为了事件研究法分析的依据,随后文章阐述了该方法的分析原理。但是随着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理性行为,用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而为解释市场的非有效性,经济学家将心理学引入金融领域中,从微观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来研究资本市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由此开辟出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这一前沿金融研究领域。最后介绍了国内文献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的研究,并描述了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事件研究方法的运用步骤。首先是样本选取,本文计算收益率的数据均来自沪深300指数。接着介绍了具体的步骤,包括:对事件的定义,取样标准,建立正常收益和非正常收益计算模型,确定正常收益模型后进行估计,检验过程,实证结果,解释和结论等。最后列出了本文的检验原则和标准。 第四部分则使用事件研究方法对这两次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用EVIEWS工具软件对沪深300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然后运用F-检验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短期事件对股市的影响,而中长期呢,本人则是采用了邹氏检验分析方法,得出股市对于事件影响的反应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政府稳定市场的宏观利空和利好政策对股市短期内股价走势有显著影响,由于时间和宣布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市场反应,但从中长期来看,单独这些政策调控导致的大事件并不能影响股市的发展趋势,至此实证证明了前面的三个假设。本文的研究也表明投资组合的相对交易量与收益率也保持着正的相关性,而且这一相关性在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这表明我国股市收益率与相对交易量存在着正的相关性,高收益率伴随着高的相对交易量,低收益率伴随着低的相对交易量。这在牛市和熊市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第五部分结合上一部分作出的结论进行深层次挖掘,并提出解决对策。先是针对这些事件过度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这种过度反应的群体性和不理性的投资行为说明我国股市的投资者有着极高的“羊群行为”倾向,反应过度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由经济利益驱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此引入行为金融学解释。接着文章从这里作出了延伸,我国资本市场为什么会常常出现这种过度反应,为什么会出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不合理性,由此开始针对我国整个股票资本市场做出说明,这一部分从市场结构的制度性差异,参与主体的差异性和公司的性质与行为差异进行了说明,并在最后针对这些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六部分为结语,提出了本人针对目前的市场的一些评价和看法,提出了目前A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照美国股市给我们带来的现实启示。证券市场的现状远不是理论所设想的具有较高的效率,市场效率仍是我们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现成的结果。相反,市场还是经常存在着与效率假设和结论完全背离的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就与理论存在着很大的背离,却与当前新型的行为金融理论较为吻合,文章不但验证了无法解释的市场现象存在,同时也考察了投资者决策完全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事实,也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对过度反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在中国这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虚拟经济是一种激情大于理智、矫枉必然过正的经济。一种趋势一旦形成,就会在自身力量的推动下持续下去。但归根到底,实体经济决定着虚拟经济,现在A股正面临着国内外实体经济下滑的风险,这些都是结构性的金融市场循环调整,也是市场自然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确会杀伤中国A股特殊的单边做多市场的大幅度上涨。但中国A股的涨幅高度是特殊的结构性发展而来,回归合理的结构性同样正常,不正常的恰恰是人们对财富效应一厢情愿地过速追求的欲望。救市的关键核心就是恢复信心,而信心极度萎缩的情况下,只有实体经济的恢复才有可能带动支撑整个市场。 本文的贡献:事件研究作为研究股市中大事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且本方法通过统计实证对股市的变动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从研究“530”事件和“424”事件出发,分析短期是否流通股东获得超额收益率,是否存在反应过度,以及投资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表现的反应;接着首次利用邹氏稳定性检验分析这两次事件对股市中长期的趋势又有多大影响,而且还分析了交易量和收益率的相关性。本文最后揭示了隐藏在股市背后波动的原因,在不同环境中,对待大事件尤其如此,给投资者对股市的分析探讨带来极大意义。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与行为金融方法相结合,对我国金融市场对政策事件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结论分析,从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监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基于篇幅有限,从印花税事件中挑出两例进行研究,对于实证研究有样本小的偏差。 2.采用邹氏检验分析研究中长期问题,尚为首次,运用的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3.这里的中长期为事件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因为会有一些其他大事件对论证进行干扰,所以选择时间不具有灵活延展性。 4.在本文研究的事件影响时间期里面,其他事件的干扰性已经排除,结论的精确性难免会有些误差。
【图文】:
530 事件图从收益率 R 来看,和前面的 CAR 累积异常收益率分析类似,这里不530 事件引起几个交易日的巨大波动,之后修正到事件前水平,很直出过度反应的特征。这事件引起几日的异常波动原因将会在下文给交易量对比来看,,530 事件处于大牛市行情中,交易量在之前都已经000 万手之上,可见其牛市投资的活跃强度。530 事件的推出,也只比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不是特别突出,可见牛市“天天是机会”,会还是大于套牢的机会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
本文编号:2607806
【图文】:
530 事件图从收益率 R 来看,和前面的 CAR 累积异常收益率分析类似,这里不530 事件引起几个交易日的巨大波动,之后修正到事件前水平,很直出过度反应的特征。这事件引起几日的异常波动原因将会在下文给交易量对比来看,,530 事件处于大牛市行情中,交易量在之前都已经000 万手之上,可见其牛市投资的活跃强度。530 事件的推出,也只比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不是特别突出,可见牛市“天天是机会”,会还是大于套牢的机会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潇洵;吉恩镍业海外收购绩效案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7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0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