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与增发再融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5:09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配股与增发新股进行股权再融资,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纵观国内外股权再融资历史,增发新股方式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以至于配股方式日渐衰微。有学者研究发现,配股发行的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增发新股方式,为何上市公司纷纷弃配股而就增发呢?这个疑问被称之为股权再融资方式之谜。 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饥渴症”,也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正是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促使上市公司在满足融资条件的前提下,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股权融资。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证监会限定了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各项条件。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一种常用方式——配股,也经历了一个从被频繁使用到如今的被淡然视之的过程。在国外证券市场上,20世纪50年代以前上市公司主要采取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是配股,再经历了30年的市场发展之后,到80年代后,配股这种方式便逐渐地被另一种新兴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所取代,这种融资方式就是公开增发新股(以下简称增发)。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日本。这就给人们一种猜想,在我国,配股融资方式会否也因为证券市场发展的成熟而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而配股与增发又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使人们舍弃了配股而选择了增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再融资与增发再融资进行比较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研究目的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的两种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配股与增发新股方式进行探讨性的比较研究,从发行条件、发行费用、股权再融资后的财务绩效方面详细地比较了配股与增发新股两种方式,同时,简要地阐述了这两种方式在发行对象,融资数量,定价方式以及相关者利益方面的区别,最终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1.通过对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与增发再融资的发行条件、融资成本、业绩影响等的比较,以期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青睐增发方式而非配股提供一定的解释。 2.通过对增发与配股股权再融资后的财务绩效研究,探讨影响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六章,其结构与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该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以及主要贡献。上市公司再融资包括三种形式:股权再融资、债权再融资、半股权半债权融资。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饥渴症,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一般融资理论,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股权再融资偏好和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后续研究作好理论铺垫。同时将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文献分为主张选择配股融资的文献,主张选择公开增发新股方式的文献,主张使用私募发行新股的文献,主张根据上市公司的具体特征进行选择的文献以及其它相关文献。 第三章,上市公司再融资理论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该章首先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股权再融资、配股、增发新股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目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筹集资金,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划分与介绍。而对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的描述,本文从国外的股权再融资现状分析出发,发现了在美日等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增发新股方式有替代配股再融资方式的势头,特别是在美国,配股方式几乎消失,但是有学者研究表明,配股再融资的融资成本要低于增发新股方式,为什么上市公司会选择融资成本较高的增发新股方式而放弃配股方式呢?这也被称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本文主要从代理成本理论、交易成本观点、信息不对称观点、控制权观点以及逆向选择观点总结了现有理论对该发行方式之谜的解释。同时,在对国外研究做了大致归纳之后,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指出我国的再融资市场上,非流通股的比重过高,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偏好增发新股再融资的现象。然后从发行对象,融资数量,定价方式,相关者利益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与增发两种再融资方式进行了一个基本比较,并提出疑问,配股与增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再融资方式,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类似于美日的增发新股再融资偏好,而增发发行的融资成本又真的比配股融资成本高吗? 第四章,配股与增发的发行条件与发行费用对比研究。Eckbo和Masulis(1992)在研究中发现,承销配股的发行成本比非承销配股的成本高5个百分点,而增发新股的发行成本比承销配股的成本高2个百分点,也正是因为许多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配股的发行条件与发行成本均比增发低,但上市公司仍然选择使用增发方式,这在国外是一个谜。但在我国,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发行条件上来看,仅管我国证监会对增发发行条件的规定严苛于配股,但由于监管不力,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达到增发发行条件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同时,在我国增发新股的融资成本逐步降低,并已低于配股融资成本,这不是偶然的数据结果,而是非公开发行方式的流行以及配股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这也证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高条件要求并不构成上市公司使用增发方式进行融资的一个门槛,而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增发方式的融资成本也并不比配股高,这为解释我国的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第五章,配股与增发的财务效益分析。上市公司进行配股及增发新股后的财务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增发后的财务绩效要优于配股后。增发后下降较缓,而配股后长期内净资产收益率回升的情况。因此,我们从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上分析其股权再融资后的财务绩效。通过比较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的股份比例成正比,且对增发类上市公司的影响比配股类上市公司更大。而再融资的相对规模则对于上市公司融资后的财务绩效也成反比。这说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的股份比例较高时,选择增发方式的再融资财务绩效会更好。同时,上市公司的市账比越高,增发后的效果越好;上市公司应该更好地控制再融资的相对规模,不能过度融资,否则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越差。 第六章,结论、建议与局限性。该章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结论与建议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在我国,增发融资的高条件所构成的高门槛会因为盈余管理而失去其效果。而站在发行条件与发行费用的角度看,此时的证券市场上,增发方式似乎是比配股更为有利的再融资方式。这也是股权融资发行之谜的一种解释。当上市公司在选择进行配股再融资还是增发再融资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三、主要贡献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前后的绩效变化趋势,这种对于增发新股、配股的两种不同的再融资方式的比较,在一定程度对我国的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补充。同时,为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与增发间的选择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图文】:

方式划分,再融资,配股


尤其是在公司需要扩张时,这种资金的不足尤为明显。面对资金的短缺,上市公司有三种选择,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及半股权半债权融资,这是从产权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划分,具体可见图2: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包括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配股与增发均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而其中增发又分为公开发行与私募发行。在我国至2006年止,配股都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权益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从统计数据看,从1993年到2006年,深、沪两市的证券交易所共计达999家上市公司选择配股进行了股权再融资,其再融资规模也达到了2275亿元,其中更以2000年配股数额达到最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管征,张世坤;不对称信息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0期

2 袁显平;柯大钢;;增发、配股与可转换债券孰“优”孰“劣”[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3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5 原红旗;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03年05期

6 蒋殿春;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倾向[J];世界经济;200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章卫东;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1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21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