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在权益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8:30
【摘要】: 股票价值评估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是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的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根据不同的投资背景与制度安排由不同的估价理论可派生出多种估价模型,从而形成多种价值评估体系。 我国证券市场所经历的2001-2005五年漫长的价值回归过程,及2005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证券市场发展阶段。在这个为全流通扫除障碍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制度背景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必然会使市场的投资估价标准发生分化或转变。基于此,本文从研究会计信息的功用角度着手,依据信息观、计量观对会计信息与估价关系的理论阐述,比较分析了不同股票价值评估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以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估价理论为基础,研究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在股票价值评估中的运用问题。 全文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股票估价理论的分析与探讨(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在股票价值评估中的实证研究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 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基本会计与股票估价理论的发展及在实务中的运用作了综合阐述。第二章、第三章属于理论分析部分,对在实务中最常用的几种股票估价理论如股利折现估价理论、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剩余收益折现估价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各种估价模型中,最早提出的是股利折现估价理论,它是由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运用于股票估价而产生的,随着股利折现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出现了一些该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而引申出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估价模型与盈余资本化模型。由于此类模型或是以现金流量作为资本化的变量,或是以盈余作为资本化的变量,在股票估价的实务运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第三章引入以盈余与净资产等基本会计指标为基础的股票估价理论——剩余收益理论,介绍剩余收益理论的发展,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模型的演变与推导过程。剩余收益模型是本部分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为本文实证分析的第一部分,利用收益盈余模型对2001-2005财务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初步分析基本会计信息在股改前后的投资决策有用性,为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模型在我国的运用提供依据。 第五章包括应用研究与实证研究两部分。首先,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实况,研究分析费森-奥尔森估价模型在实务运用中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对剩余收益的预测与资产增值的分析。然后,根据前述所得结论,对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对2002-2006股票理论价值的评估,股票价格与理论价值偏离度的分析,及股价相关性分析。欲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在估值中的运用情况。 第六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总结第四章与第五章的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有用性,其对股价的解释力度逐年增强;市场在追逐“业绩投机”的同时,强化以基本会计信息为核心的价值评估体系;可以说,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结合会计盈余与净资产两种综合性财务指标的价值评估体系已开始萌芽。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以传统估价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宏观背景,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2.对费森-奥尔森在我国运用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该理论在我国实务中的运用提供了借鉴的基础;3.本文的实证研究为投资者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山;陈俊荣;;旅游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效应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04期

2 伍中信;李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影响的实证[J];求索;2009年04期

3 宋平;汤光华;;基于应计会计信息的股票估价模型及评价[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4 温枢刚;傅海波;;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基于股改视角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5 李保刚;王丽南;;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27期

6 于东智;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公司权益进行估价的模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夏银桂;叶敏娣;;股权分置改革下股权激励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8期

8 吴笑蕾;;全流通背景下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35期

9 韩葱慧;胡国柳;;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韩葱慧;胡国柳;;内部人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关系的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2 姜光磊;;基于宏观视角的消费需求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3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龙立荣;陈雪玲;;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童莹娟;王乔君;;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李素云;赵京生;;试论王清任是经络实证研究的开创者[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8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10 李瑞;;武汉市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八个乡镇的调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通证券研究所 娄静;多股制衡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N];证券时报;2001年

2 ;媒介的市场定位[N];中华新闻报;2000年

3 钱建强;不能用法律之刀剔除文化印象[N];光明日报;2009年

4 魏德东;宗教实证研究:从美国到中国[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东证期货研究所 陆兼勤 徐珏;宏观经济与商品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文明;试析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张燕;浅谈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的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魏德东;当代中国宗教实证研究的新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关于棉花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与数学分析[N];期货日报;2004年

10 北京首创期货研发中心 张良贵 刘旭;股票分红事件对股指期现套利策略优化实证研究[N];期货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铮;公司估价理论与基本分析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6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薇;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齐聪;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基本会计信息在权益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2 李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刘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曹阳;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段建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8年

6 陈懿华;利用财务信息评估企业价值—RIR模型的实证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张瑛;现金股利的变迁[D];湖南大学;2007年

8 郭新宏;后股权分置时代股权融资会计寻租实证研究[D];五邑大学;2009年

9 杜欢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袁燕;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6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46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