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静波;李立;李卜;;上市公司MD&A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蒋尧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张树宏;俞俊利;;财务预测报表离我们还有多远——基于不确定性下编制流程的一点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玲;;谈谈怎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满足领导决策需求[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李常青;王毅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研究——来自中国机构投资者的问卷调查[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易向军;宋威;;数据挖掘技术在冶金MES中的应用探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晓岚;张超;;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杨发军;;几种常用的信息选题方法简介[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石璋;;信息服务的高境界——加大参政力度[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9 傅伟;;建立和完善我区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是这样监管“预测信息”[N];证券时报;2002年
2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宋一欣;“软信息”不当变化应引起关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莫及;预测性信息披露变脸之痒[N];证券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丁韬;业绩预测可借鉴“安全港”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2年
5 ;预测大变脸:合理修正还是有意操纵[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律师 宋一欣;业绩数据偏差仅做更正还不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嘉宾供职单位:国浩律师集团(深圳)事务所;预盈变巨亏该不该承担责任[N];证券时报;2005年
8 陈文斌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审计的机制创新问题初探[N];中国审计报;2009年
9 宋一欣;对三证券民事赔偿案的法律思考[N];中国证券报;2002年
10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 许世卫;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N];农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芳芳;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孟翔;证券信息披露标准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德红;基于微观结构理论的证券市场可预测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琳;我国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树同;证券市场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理想;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杜晓帆;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厦门大学;2001年
5 陈郴;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自愿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牛锐;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胡述峰;证券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8 薛原;证券市场预测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何倩;中国资本弱化税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杨静;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4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