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0-05-05 16:46
【摘要】: 国有股作为我国股权形式中的一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它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国有股从产生之初,就存在着与证券市场本身要求相悖的内在矛盾。它不仅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而且还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和建立正常市场供求机制的巨大障碍之一。由此可见,国有股减持已是势在必行。但目前,关于国有股减持仍存在许多争议,我认为,存在意见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为什么要减持国有股的理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大家仍未能认识到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国有股减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分析国有股的基本含义入手,,在介绍了国有股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其存在的内部矛盾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提出国有股减持的必然性,之后深入阐述了减持国有股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作用及产生作用的原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交待了国有股的含义、历史渊源及其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有股减持的含义及减持与变现、减持与流通的区别,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及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一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条件谈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股权结构,因为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二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外部条件谈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这里的外部条件泛指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三是从规范证券市场谈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国有股减持所影响的三大方面,阐述了国有股减持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证券市场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第一,国有股减持会对三大利益主体产生影响,并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完成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第二,国有股减持可以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规范证券市场;第三,国有股减持开拓了筹措社保资金的新渠道,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安龙 ,江锡洲 ,俞天白 ,王者乐 ,张涛;国有股应该怎样减持[J];沪港经济;2001年07期

2 张霓;国有股减持的路径与时序分析[J];经济;2001年07期

3 张育;国有股减持的困境与出路[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4 汪玲;历史机遇还是现实风险——近年来国有股减持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导刊;2002年05期

5 丁振华,韩成平;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探索[J];上海企业;2001年07期

6 李艳荣;国有股减持及其主要影响[J];浙江统计;2001年10期

7 蒲钊;探讨国有股减持之路[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年08期

8 葛清;国有股减持迫在眉睫[J];互联网周刊;2000年40期

9 李春平;关于上海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10 陈建馨;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几点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涵;杨洪军;;国有股减持:在抉择中前进[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万成;王国兵;;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亦春;周颖刚;林海;;国有股减持之谜:合理性恐慌、多重均衡和市场无效[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肖金泉;;国有股减持中的方案设计及其法律事务[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刘德强;;国有股减持及其相关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几个热点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王秀宏;曲军;;减持国有股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陈晓;王琨;;从关联交易透视国有股改革的可行之路——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荣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10 何其刚;;MBO不当操作的法律风险[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有股减持的12种主要方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蒋巍;关注国有股减持[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俞技峰;东方商城欲行MBO南京新百国有股曲线退出?[N];中国经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程国慧;国有股减持——资本市场绕不过的弯[N];市场报;2001年

5 王娟;国有股减持是猛兽?[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国有股减持:虎象并存之举[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史骅;面向未来的国有股减持[N];华夏时报;2002年

8 ;国有股减持叫停[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9 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刘福堂;对国有股减持的思考[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0 辜都;国有股减持自有人承接[N];重庆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彤;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定价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潘瑞姣;多元化理论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孔伟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黄松琛;从流动性和控制权分析非流通股折价的原因及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2年

5 陈月生;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世辉;国有股权结构变革——资本权力错配与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宋洋洲;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动态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9 吴广灼;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10 郭洪涛;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变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君光;国有股减持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明蜀;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林鹏;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连永前;国有股减持停止后的思考与探索[D];厦门大学;2002年

5 汪全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邓丽娜;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财务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董雪峰;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 [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贾晓蔚;国有股减持问题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步丹璐;论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钟辉;国有股减持模式及我国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50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50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