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0:34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国债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实施力度加大以及国债规模的大幅增加,国债规模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五章,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国债规模问题研究的情况。在第二章中首先根据国债规模的经济效应来定性地判断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主要从国债发行是否拉动经济增长、国债发行是否产生挤出效应以及国债发行是否导致通货膨胀、新形势下国债正面经济效应是否具有进一步扩展空间四个方面,对我国国债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据此对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进行判断。在第三章中鉴于国债规模作为一种量化概念,仅从经济效应方面还很难具体地判断究竟多大的国债规模是适度的,因此通过相关的国债风险指标和经验数据从国民应债能力、财政应债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国债规模定量地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些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得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将不同的债务规模风险指标直接进行简单对比,依次总结出一个警戒线并据此判断我国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的结论。在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第四章从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及国债利率的动态关系,构建了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以前年度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保持我国国债规模在适度范围的动态稳定条件。最后在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将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以保持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基本赤字率以及国债利率之间的动态稳定关系为主线,对当前我国国债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的建议。
【图文】:
因此可假定代表财政政策的扩张强度平之上;并且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假设的储蓄倾向仍将较大,从资金供求的角度讲,利率债的平均利率维持在5%左右;最后通过计算1996长,假设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可保模型预测公式(.47)与(4.8)我们可以对我国2001一一2021(如表.42、图4.1所示)。表.42我国2002一2021年国债预计负担率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20088818.333320.322222.266624.144425,97772.7755529.488820122220133320144420155520166620177720188835.922237.422238.888839.811141.200042.555543.866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12.5
本文编号:2651135
【图文】:
因此可假定代表财政政策的扩张强度平之上;并且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假设的储蓄倾向仍将较大,从资金供求的角度讲,利率债的平均利率维持在5%左右;最后通过计算1996长,假设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可保模型预测公式(.47)与(4.8)我们可以对我国2001一一2021(如表.42、图4.1所示)。表.42我国2002一2021年国债预计负担率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20088818.333320.322222.266624.144425,97772.7755529.488820122220133320144420155520166620177720188835.922237.422238.888839.811141.200042.555543.866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1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龚朝晖;美国国债发行的可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屠俊;国债规模及其最佳发行策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军;我国国债规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1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511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