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4:54
【摘要】: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资本市场。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和引擎,资本市场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证券公司的桥梁与中介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风险是证券公司的固有特性,由于证券行业的高风险特征,证券公司生存的基础在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其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源于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动荡不断加剧,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传染演化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其导火索正源于AIG、雷曼兄弟、美林等所谓世界性证券公司在次级贷款等衍生金融产品上的过度杠杆化与过度泛滥,当其潜在风险远远超出单一证券公司、证券行业甚至金融体系的承受能力时,最终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国内二十余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失控带来的违规违法问题也层出不穷,甚至造成证券行业在2001-2005年处于系统性崩溃的边缘。这些事实表明,构建全面有效、动态前瞻的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在研究思路、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证券公司内部可量化微观风险的识别、度量与控制,欠缺外部定性风险的结合,难以全面准确衡量证券公司风险,也不能满足行业宏观风险预警管理需要。在日趋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应适用于证券公司层面,实现对内外部风险的全面准确识别、度量评估与管理;也应适用于行业监管部门层面,实现对行业宏观风险预警管理的意图,防止单一金融产品、单一证券公司风险,演化为行业系统风险。 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一般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结构模块与运作流程,该结构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综合评判、预警信号输出及系统评价与修正等五个模块构成,并就系统结构模块的构建、功能与运作流程展开了相关理论方法探讨,并以此作为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其次,本文根据系统构建中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和处理的不同方式,以及预警信号产生方法的不同角度,构建了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型——基于Logistic回归模拟的信号判别法应用模型,及直接量化的信号提取法应用模型。 基于预警系统不同层次用户(证券公司、行业监管部门等)的使用目的和要求,本文提出了系统构建的预防性、及时性、可操作性、普遍性与有效性原则,作为判断与评价两种系统应用模型的标准。 按照此标准:为评判Logistic回归法应用模型的效果,本文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熊市期间暴露问题最多的19家广东省证券公司,以及全国60家证券公司的2003年样本数据进行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回归法预警系统应用模型的预警信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模型存在预警指标体系选择范围过窄、预警信号缺乏前瞻性、以及不适用于行业宏观监管层面等应用局限,无法满足系统构建预防性、普遍性及有效性的原则。 为有效构建符合上述原则的系统应用模型,本文进一步梳理了既往研究中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局限性与不足,提出了结构创新、方法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的系统构建思路与原则,并实现了外部宏观风险与内部微观风险的结合,证券公司与监管机构两个层次的结合,并利用从定性到定量系统综合集成的创新方法,完成了基于信号提取法的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创新构建过程。 为评判创新风险预警系统模型,本文分别从证券公司和监管机构两个用户层次,即从内部控制和宏观管理两条路径展开模拟预警。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模拟预警,针对随机选取的20家证券公司进行模拟应用,以验证系统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监管机构宏观管理模拟预警,则通过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模拟预警应用:横向模拟预警,通过80家证券公司的同时模拟应用,以验证系统的整体效果;纵向模拟预警,通过剔出样本期间关闭或托管的公司后,可比的60家证券公司2003-2007年连续5年的纵向模拟应用,以验证系统的动态性与前瞻性。最终,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预警信号效果良好,系统既能实现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能实现监管机构宏观预警管理的需要。 最后,本文提出了证券公司风险防范与控制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图文】:

示意图,预警系统,运作流程,结构模块


证券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预度量后进一步进行整合,在转换成可比量纲的基础上判。出。完成风险综合评判后输出预警系统的综合风险的功能在于针对这个可比度量值规划互不重叠的预同的风险状况。当风险综合评判的结果落入某一个预红灯(高风险)、绿等(低风险,安全)等信号,就修正。风险预警系统运作中的预警信号出现和发布险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对,以便对风险预警系外,由于证券公司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风险预警系水平不断提高。警系统结构的模块组成及运作流程示意图如下: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结构

结构图,结构图,指标,公司风险


第三章 一般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及应用模型首先,对于证券公司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分层建设问题,何军光(2006)建立了三层次的证券公司风险指标体系,每一层次的指标是上一层次指标的展开,上一层次的标则通过下一层次的指标得以反映。他根据证券公司各项主营业务特点,,建立的风险标体系结构如下图 3-3 所示。目标层 主准则层 次准则层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0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0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0.9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德权;鲁志军;;中国证券公司市场风险预警实证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林琳;韦慧;胡田;张锐;;基于Applet的湖南高速公路高边坡风险系统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宏杰;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滕焕钦;财产保险公司风险预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程春梅;中国金融生态危机预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王玉峰;我国投资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邹治;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莉;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新形势下证券公司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邱晓波;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证券公司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臧耐娟;基于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6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