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4:12
【摘要】: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舞弊案和丑闻的层出不穷,催生了各国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加强与深化。近年来,国内的企业如中信泰富、国美电器等也先后步其后尘,这充分暴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也使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再度成为了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规范的发布和实施,我国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要求有了实质性的加强,并明确企业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应发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企业风险应对和经营管理效率,也可以帮助投资者衡量被投资企业运营规范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能帮助监管者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主动性和约束性,加大监管力度和投资者保证力度。由此可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从各个方面满足企业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在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本文选择以2006年7月沪市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内部控制指引》并鼓励上市公司发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起点,选用了2006年至2008年沪市三年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通过整体性的描述性统计和分类汇总,并结合对相同企业连续或不连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个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披露数量较少、依据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确、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从个案分析上看,存在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更倾向于连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且披露的内容不断扩大,形式日趋统一,名称更加规范化。针对这些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本文提出:针对整体性的问题,应该从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的监管,即通过统一内部控制评价依据和实施细则来解决;针对个体化问题,应该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的意识,即兼顾实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培训和指导,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整改,逐步推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鉴证等多个方面来改进。以期能够通过内外部改进措施的不断强化,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体系,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奇杰;;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6期

2 杨雄胜;;内部控制与基业长青——《内部控制》推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3 王亚东;朱同明;;一封网帖诱发的知名制药企业的信息披露风险——读《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有感[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7期

4 唐洪;;浅析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强化[J];中外企业家;2011年13期

5 阎斌玉;;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J];发展;2011年08期

6 游凤琪;;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7 林鑫;;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华章;2011年20期

8 赵彦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控制机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王诚;;加强央行内控机制建设着力点[J];理财;2011年07期

10 王珂珂;;浅析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华人寿泰州事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庆龙;张俊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研究——现状思考与政策建议[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有红;汪微;;2006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祝捷;姜婧婧;;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益兵;王艳艳;;内部控制披露、信息不确定性与市场定价[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曼行;杨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行业异质性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夏宁;;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向:综述与展望[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夏宁;;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向:综述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 厉健;敲响内控警钟 防范信披风险[N];证券时报;2011年

2 牟雁;警惕内部控制成为企业永远的殇[N];机电商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邓圩;公司重大事项将与信披质量挂钩[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金滔;深交所发布内部控制指引[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摘要)[N];证券时报;2011年

8 包兴安;部分中小板公司内控信披流于形式[N];证券日报;2008年

9 李侠;部分中小板公司年报内控披露流于形式[N];金融时报;2008年

10 朱天硕 胡艳茵 河北物产企业(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益兵;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杨玉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路晓颖;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黄寿昌;科层制组织内部控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戴文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宁华强;信息化条件下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姚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10 刘俊;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爽;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孙雅茜;影响我国高风险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因素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贺银春;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慧;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蒋丽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爱丽;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夏亨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波;鼓励自愿披露规则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来自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的经验证据[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蔡静;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7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67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