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5:33
【摘要】:本文以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为论题,运用法学与经济学的相关原理,采用语义分析、比较分析、经济分析、历史考察、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理论基础、定性定位、组织构架、缺陷与优势、重构设想等范畴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和研究,旨在深化对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理性认识,促进其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为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理论界定。本章首先对证券投资基金概念进行法律辨析,引出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定性、定义与定位;然后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及其背景,比较了契约型与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并对其生成的经济学价值与理论基础进行评析。本章旨在厘清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对各类具体组织形式的讨论奠定基础。 第二章为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结构之法律分析。本章首先提出了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形成的法理依据是信托原理的基本观点;然后对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的主体结构及其法律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对比分析,特别是对信托关系“一元论”和“二元论”争论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一元论”主张及其理论依据;最后解析了作为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载体的基金合同。本章旨在析清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关系构架,明确当事人各方的法律地位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为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结构之法律分析。本章首先提出了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形成的法理依据是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下的“委托——代理”原理的基本观点,从而与“信托说”相区别,然后对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特性展开分析,特别论证了基金公司的内部代理关系及其与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的外部代理关系。本章对旨在阐明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特有的治理结构及其优势,为其在我国的采用提供理论依托。 第四章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体系重构。本章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单一状况,首先指出了我国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制度缺陷,进而提出了完善构想;其次论证了我国引入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为之构建了组织构架;最后介绍了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状况及前景,针对其给我国基金组织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51;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一欣;;基金份额持有人的维权与《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完善[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2 刘运宏;;论基金“老鼠仓”的预防——兼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7条[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3 裘雪婷;;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制度之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大事记[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5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1年30期

6 李宪明;;完善信托法律制度[J];中国金融;2011年16期

7 牛文婕;李增智;;关于证券投资基金受托人地位的探讨[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8 尚福林;;法治是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主导力量[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9 唐海燕;施熠文;;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的法律保护[J];中国律师;2010年05期

10 ;卷首语[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定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对策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炳艺;;基于Count Panel Data模型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偏好实证研究[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洪才;;对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十点认识[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4 程倩;;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工具的与历史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刘宏;刘荔;于兰筠;;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价值评估[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潘涛;;运用套期保值理论进行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管理:基于我国金融一体化趋势背景的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7 任万兴;折喜芳;崔巍岚;;证券投资基金的立法模式——兼评《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刘丹冰;;投资基金立法中的投资者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王里克;舒华英;刘秀新;;基于熵原理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扬;;完善金融体系 发展契约型金融机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梁虹;融华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获准设立[N];证券日报;200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华融拟参股设立证券投资基金[N];证券时报;2009年

3 南振中;证券投资基金违法行为要及时公告[N];法制日报;2011年

4 李顺祥;证券投资基金税收优惠期延长[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朱宝琛;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按年交易额的0.04‰收取[N];证券日报;2010年

6 ;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程海南;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8 上海世基投资 其实;关注证券投资基金[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天津 文良;证券投资基金需要“解放”[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N];金融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高立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及其管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学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曹昱;契约型储蓄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周文成;国资公司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月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杨学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于宏凯;中国股票市场内生稳定机制构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吴伟;证券投资基金法律问题及其跨国活动法律监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英明;证券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胡波;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架构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朱九龙;证券投资基金传统投资资产组合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程远凤;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田立军;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6 邹宇帅;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常虹;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应用及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8 杨越;证券投资基金法律监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李蓓;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影;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8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8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