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双高”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2:21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一种奇特的财务现象一部分上市公司在2003至2005年连续3年中出现现金存量占期末总资产的比重超过15%(含15%),并且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重超过20%(含20%),即双高现象。通过理论回顾发现该现象难以用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解释,也鲜有类似的海外经验证据证实。 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特有的信贷制度和证券监管环境,本文分析两类制度对上市公司融资以及投资行为的交互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和二项Logistic回归发现,双高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不如对比公司,并且具有更高风险的负债率,具有较少的代理成本和较好的成长性,大股东可能更多的占用了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从伴随着高额短期借款的超额现金持有角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以及投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在所研究的数据中现金持有过量公司投资较少,存在投资不足问题,但其投资行为是在权衡了成本和收益之后作出的理智行为,而且验证了超额现金持有公司在超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的投资绩效较高。在将样本扩大到全部样本后的检验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针对本文得出的结果,提议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筹资成本,从根本上减少我国上市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和高额短期借款这一背离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的独特现象。 本文的从财务背景和治理背景研究了双高公司的公司特征,关注的重点是超额现金持有量尤其是现金持有过量值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其现金持有水平和投融资行为,从中可以了解到其现金持有决策、投资决策和负债融资决策是否理性,为避免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自利性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5;F832.51
本文编号:2692156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公司治理结构与现金持有量[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2 张人骥,刘春江;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3 于东智;胡国柳;王化成;;企业的现金持有决策与公司治理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10期
4 杨兴全;孙杰;;企业现金持有量:文献综述与启示[J];当代财经;2006年09期
5 张凤;黄登仕;;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对融资时机偏好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5年12期
6 程建伟;周伟贤;;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权衡理论还是啄食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4期
7 辛宇;徐莉萍;;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8 戴璐;汤谷良;;长期“双高”现象之谜:债务融资、制度环境与大股东特征的影响——基于上海科技与东盛科技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9 张凤;汤海溶;;上市公司融资时机选择及其持续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10 胡国柳;蒋永明;;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因素——来自B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69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921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