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822.0;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玉;;发展国债市场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01年11期
2 毕磊;张晓林;;中国国债市场金融功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3 向松祚;;国债助美国崛起[J];英才;2011年09期
4 欧阳瑾;;浅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J];现代商业;2011年21期
5 王富华;韩俊萌;;基于CIR模型的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解析[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6 王亚男;;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7 ;全球承受地震之重[J];新经济;2011年05期
8 任若恩;;美国的政治秀[J];首席财务官;2011年08期
9 ;嘉实基金:债市慢牛渐近[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4期
10 韩硕辰;;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债收益率与定期存款利率间套利机会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文烈;;当代资本运动、全球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新任务[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潘英丽;防范美元与美国国债市场逆转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美国国债市场,奏响忧郁蓝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特派记者 吴晓鹏 花馨;盖特纳访华表态“难让人信服” 美国国债市场表现“中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记者 潘荣;2010年:美国国债市场“熊”来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关云;主权债务泥淖难解 全球国债市场再承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日本国债市场火爆引发担忧[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曹金玲;2011:美国债市场难现惊喜[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亮;欧洲国债市场遭遇寒流[N];人民日报;2011年
9 吴天舒;国债市场基本企稳[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吴天舒;国债市场大幅反弹[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蒋泽云;中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苏罡;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指标、影响因素及溢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牛玉锐;中国国债市场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谭地军;债券市场流动性:资产定价与流动性转移行为[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飞;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和投资转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东生;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曾军;中国国债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宋修静;关于我国国债市场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颜伟;中国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汪芳;国债市场与宏观经济调控[D];安徽大学;2002年
5 牟敦忠;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孙力;试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7 赵巧英;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余良;国内国债成本分析及其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燕;论保险资金在国债市场的运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李英霞;中国国债市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2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9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