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21:52
【摘要】:投资者保护是各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国学者对投资者保护的研究多数是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和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的。在我国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早期更是如此。中小投资者数量众多且极其分散,资金相对较少且缺乏专业投资分析和操作技能,信息匮乏且从众心理严重,他们的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是证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广大中小投资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在于上市公司所披露出来的信息,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有效程度、投资者保护等重要问题。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缩小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保护信息使用弱势群体即广大外部投资者的重要举措。如何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保护他们权益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基于这一出发点,我们认为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关系,对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加强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使股价更精确地反映会计信息,强化市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参考和借鉴已有的文献资料作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越能增强投资者保护机能。通过设计简单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年度以及分等级数据分析,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所公布的考核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利用独立董事规模、审计意见类型等指标来度量上市公司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在实证中选用中小投资者经常关注,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指标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小投资者角度研究信息披露质量,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文章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及选题目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很难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辨别真伪,再加上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应该不失为一种崭新的投资者保护办法。作者对国内外的关于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造假严重的现状,归纳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制度以及监管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管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章主要是对投资者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投资者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从国家、外部监管和公司三个层面对投资者保护进行比较分析。多数学者是从法律和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研究对投资者保护的情况,在法律不够完善的国家,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较弱。我国中小投资者数量多,缺乏相应的投资分析技能,资金相对较少较为分散,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证券市场上成为弱势群体。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投资者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首先界定什么是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模式,定义了本文研究的信息披露质量则是一个大集合既包括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本身质量,又包括披露过程的质量,还嵌套了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质量。继而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行业特征因素、公司规模因素、公司业绩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和会计事务所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对国内外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国外的这些信息披露评级评价指标体系只关注公司公共信息披露的数量;没有考虑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没有考虑公司私有信息的生成和传递。从而不能很好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信息获取的公平性和使用信息的收益性。我国目前较为详细的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主要是由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评价课题组所设计的评价公司治理的指标体系“中国公司治理指数(简称南开治理指数,CCGINK)”包含的信息披露方面的评价。CCGINK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主要是从“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和“利益相关者”六个方面评价,其中信息披露指数涉及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CCGINK较深圳交易所更为详细设计了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这是较深圳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进步的方面,但由于该指标是公司治理报告中的一部分,其被采用的范围较为狭隘。 为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和收益性,有必要设立专门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者从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四个方面选取指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披露水平的参考值,对中小投资者来讲能够基于此指标体系获得更为详细可靠的信息。 第四章主要是根据前文的理论论述,建立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并不高,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表现在考评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公司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小投资者保护得到加强,他们使用获得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正确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尾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论、对策并提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选取的具体评价指标不够精准;在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指标选择上过于简单,仅仅从中小投资者比较关心的上市公司信息来设定指标,没有采用问卷调查或者其他更为准确的方式去获取广大中小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信息;所选取的评价样本数量的有限导致实证结果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虽然文章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文章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视角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文中的闪光点;对国内外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总结性研究,并且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程度进行了分析,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本文编号:269867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兰;田利军;;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2 王秀婷;陈兴述;;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06期
3 李豫湘,付秀明,彭聪,李黎明;中国公司治理与自愿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4 计小青,曹啸;资本市场财务呈报管制: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5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6 张良;;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多维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吴伟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8期
8 陈潇阳,李豫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含量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5年05期
9 陆正飞,刘桂进;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10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飞;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8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986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