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证券市场行业系统性风险和羊群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6:09
【摘要】: 对各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市场,特别是新兴证券市场的风险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历来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研究时间区间和样本选择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间存在不小的差异。并且研究绝大多数是集中于整个市场的风险结构,较少关注行业间系统性风险结构。本文在求得各个主要行业每年的行业系统风险占总风险比例的基础上,使用分阶段聚类方法研究各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构的相关性。其中分阶段的依据依赖于对年份变量的R型聚类。通过实证,本文发现中国的证券市场各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变化受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巨大。现阶段,回避政策风险是控制系统性风性的主要手段。同时各个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构受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对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差异变化值得投资者研究,进行资产组合时必须要考虑行业配置。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Herd effect)成为了近年来金融理论界研究的另一热点,也是金融监管当局重点关注对象。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和羊群效应本身是有内在联系的。对此,国内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到了这一点。但是相关的研究都把羊群效应的研究和系统性风险的计算两者割裂开来,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并未作过多的研究。很多的结论是建立在推断和假设的基础上的。本文通过投资强度聚合模型计算了中国投资基金自2001年第二季度到2007年第4季度共27个季度区间内度量投资基金行业投资策略羊群效应的指标HB指数。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各大基金所投资的行业的偏好有很强的趋同性,且其偏好的行业组合在熊市中系统性风险结构相似,不能有效规避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同时,本文还研究发现中国投资基金羊群效应指数的季度分布随着市场由牛市转为熊市时显著上升,而随着市场由熊市转为牛市时下降。但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中国投资基金在06,07年全面牛市中羊群效应并没有显著降低,“抱团取暖”现象较为严重。最后本文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指出基金季度投资羊群行为的变化是中国证券市场季度系统性风险的变化的原因。 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为资产组合中有效的行业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当前中国市场存在制度缺陷的背景下,提供了降低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重,进而改变中国证券市场“同涨同跌”的“历史顽疾”的另一种思路。即监管层可以通过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及质量监管,加大对公共投资者教育力度,审慎对公众发布政策等角度来减少基金行业投资策略趋同现象的发生。
【图文】:

对比图,年度数据,上证指数,对比图


图2部分行业系统性风险变化和上证指数年度数据的对比图利用样本上市公司的周数据计算出各个行业系统性风险占总风性的年度数据通过和上证指数的年度收盘价的对比,可以绘出两者的对比图(限于篇幅,图2中只给出了6个行业)。图中虚线表示行业风险比重,实线表示上证指数。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以下特点:l)总体而言,各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比重的变化与股指的波动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特点。在市场处于牛市时期,,系统性风险比重有下降的趋势;而在市场处于熊市期间,系统性风险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各个行业与股指的非对称性的程度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不同的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比重的变化受市场的影响并不相同。有些行业比较敏感,而有些不敏感。如图2中的农林牧渔行业

对比图,系统性风险,年度数据,上证指数


3)某些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趋势是近似的,如综合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而传播与文化产业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趋势则显然不同于以上三者。图3是综合考虑各行业情况后的年度系统性风险和上证综指的对比图60005000400030002000一_一]。·7尹10·6 /10.5/}____了{。.4~士呼脸到尹一{0.3一刊卜-PIr有仃业一_} 10.21000 Y96Y97Y98Y99Y00YolY02Y03YO4Y05Y06Y07年份图3各年度系统性风险变化和上证指数年度数据的对比图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贞;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1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01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