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合理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6:42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建立时,由于对市场经济和股票市场的认识不足,设立之初股票市场就被人为地分为可上市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由此形成了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不同利”的局面,这就是股权分置现象。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的三次改革都因没有很好地保护好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失败,并最终引导了股权分置改革。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上,首先论证对价理论依据混乱,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支撑不够,然后通过法律法规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够、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扩容压力的保护措施不足三方面指出,在具体股改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实证分析上,通过政策中性原理和套利均衡理论,结合股改对价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推导出均衡对价公式,对沪深两市1264家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均衡对价为0.608,平均实际对价为0.302。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偏低,尤其是中小板块市场,并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建议,指出研究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推导出来的均衡对价公式计算1264家上市公司的均衡对价,并与这些公司的实际对价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部分公司存在对价支付不足现象等一些具有实质性的结论。此外,对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的相关内容也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包括股权分置的弊端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理论,法律法规,扩容压力和制定对价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等,这些讨论和分析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股权分置改革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1
本文编号:2701707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解析[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2 张友良;;完善股权分置改革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3 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4 谢百三,王巍;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的冷思考——兼谈改革的整体思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5 付敏;陶长高;李少军;;我国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6 史春沛;邓幼强;;当前股改方案对价水平分析[J];经济师;2006年01期
7 唐国正;熊德华;巫和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理性[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8 陈永生;;论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公平性[J];西南金融;2006年06期
9 黄海懿;;破解股改“对价”迷局[J];新财经;2006年01期
10 牛力娟;周淼;;正确理解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概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701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017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