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6:58
【摘要】: 公开市场业务是各国中央银行贯彻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工具之一。我国自1996年引入债券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当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金融机构的内在缺陷,其操作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效果也并不明显。在应对此轮国际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央行更是频繁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市场进行流动性投放。那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以及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是否具备了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经济、金融基础与现实条件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对现阶段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研究,厘清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途径,并对其操作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文章首先从现代货币理论中搜集出公开市场业务的观点,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推导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机理;然后对公开市场业务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借鉴意义;并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阐述;最后,本文对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进行了实证检验,考察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有效性。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在对美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分析与借鉴,以及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开展以来的描述性分析中,本文主要采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而在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检验的过程中,则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经济信息网等相关网站公布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的结果均表明: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不断改进,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短期内(4个月)可以通过货币、信贷渠道的传递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贷款造成显著影响,并最终达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而且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价格水平的上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对比对公开市场业务传导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货币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递中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以后的宏观货币政策调控中,我们要加大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在注重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信贷渠道的有效引导,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图文】:

示意图,短期贷款,货币供给量,示意图


市场业务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前瞻性,在保证货币的稳定增长或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平稳运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还不成熟,利率管制也较严格,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也不明确,造成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的主要渠道—货币渠道、信贷渠道的传导并不顺畅,使得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大打折扣。如图 5.2 所示,1998 年我国再次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以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当时国内通货紧缩的影响,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有所下降,,贷款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2000 年以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快速上升,但波动剧烈;贷款总量也呈急剧上升态势;表明当时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对货币供应量的平稳增长以及信贷的稳步投放做出有效调控。虽然公开市场业务所操作的货币量逐年上升,操作品种也不断增多,由于我国货币市场所存在制度、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其操作的效果并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0.9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晓雪;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利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林燕华;中央银行票据的合理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卢苏莎;我国债券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性与差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晔;新时期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3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03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