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1:07
【摘要】: 1997年10月开始我国零售商品物价持续下降,1998年4月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其他相关指数也开始下降,经济学界对此已统一认定我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期。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央政府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以扩张性国债政策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五年多里,我国通货紧缩的状况可谓是一波三折,2000年,通货紧缩趋势有所缓解,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回升,2001年6月起,各种指标显示通货紧缩状况再次加重,2002年全国整体经济形势运行重新趋好,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并不明显。将通货紧缩表现出来的波折性和扩张性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相联系,一般认为,扩张性国债政策起到了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但对国民经济自主性、市场性推动的内在增长因素和稳定增长机制培育作用不理想,从整体上看我国通货紧缩的隐患还在。 不同经济背景,国债政策会有不同的效应,对国债政策的研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就我国而言,通货紧缩是一个新的问题,,管理层对于在通货紧缩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应用还在摸索当中。从理论研究看,国内理论界研究国债经济效应的历史不长,从现有资料看,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扩张性国债政策社会总需求角度展开,而对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以及国债的金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欠缺。基于国内这样的研究状况,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对通货紧缩时期我国扩张性国债政策各方面的经济效应做出分析,为通货紧缩后期治理以及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后中国债政策该如何调整提供指导,研究具体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第1、2、3章。 第1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着重点是对创作思路、论文主要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的概括。 第2章首先回顾国内对通货紧缩定义及其衡量的争论,着重指出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定义上的偏颇,在修正认识上的误区后,论文就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多注重仅从物价角度定义,对货币量强调的不够,这会忽视引起通货紧缩的真正原因。由于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一般货币量紧缩不是完全对应的,论文认为应该广泛地从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紧缩,这样定义简捷适用,又不失科学性,能够揭示通货紧缩的实质,即 浙江大学J尊士学位论文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 通货紧缩的货币现象木质,同时也为具体的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 论文将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要素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志,以 此标准评判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问题,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后出现的一些供求方 面的新问题是通货紧缩在我国重新抬头的原因。 第3章对通货紧缩时期扩一张性国债政策理论及其演进分析,主要从对李嘉图等价定 理的争论、国债资产效应、国债居民消费效应、国内对国债经济效应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回顾了国债经济效应理论的研究历程。关于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论文对李嘉图等 价定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巴罗的著名推论和后续经济学家对定理假设条件的质疑进行介 绍,并且较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关于国债资产、民间消费 效应和国内对国债理论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勒纳、米德、巴罗、袁东、一马栓友等人的观 点。 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和第5章,着重对不同经济主体在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经济 行为上的反应,主要是对资本供给效应、民间消费效应和劳动就业效应等的分析。 第4章克服了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将现实资本视作一个整体的弊病,由于现实资本 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l响机制,论文在探讨国债现实资本供给效应 时,先就我国当前国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通货紧缩发行的国债减税性质明显减 弱,增支性质明显加强。论文对公共投资所含项目重新划分以后,论文对国债、公共投 资间的因果关系、即时影响关系和弹性实证研究发现,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国债政策对 公共投资的贡献正处高位,且处于高位窄幅变动的格局中,从1999年始,在我国大幅 度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国债对公共投资的相对贡献率反而有下降的趋 势,从公共投资增幅角度考虑,国债的贡献不是很大,没有税收增长和民间投资增长的 贡献大。我们对于通货紧缩时期我国通过增发国债的办法,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扩大公 共资苯效应的评价,没有目前常见文献所估计的那样乐观。以往文献忽略了通货紧缩以 来其他因素增长对公共投资的贡献,可能高估国债在前期的作用。扩张性国债政策和其 他积极则政政策措施间的协调还有待提高。 对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的民间资本效应,本文的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关于公共投资和 民间投资关系的论述。对我国民间投资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民间投资与上一期的民间 投资以及实际投资收益率成正相关,公共投资在回归方程中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仲;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及相关问题分析[J];山东经济;2001年04期

2 刘炳鹏;技术进步型通货紧缩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钟禾;通货紧缩——不容忽视的现实威胁[J];中国统计;1998年12期

4 黄德发;广东应谨防通货紧缩[J];广东经济;1998年03期

5 刘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价格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6 阎坤;“通货紧缩:分析与对策”理论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年12期

7 曾康霖;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8 李春明;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1999年09期

9 吴越涛,侯菲;世界经济的通货紧缩趋势[J];中国投资;1999年05期

10 贺力平;国外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景学成;;治理通货紧缩,预防经济过热 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增长[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杨文豫;王娜;;解决我国通货紧缩的几点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包锦阔;;西部大开发与制止通货紧缩[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谢新丽;吕群超;;会展旅游的经济社会效应及其启示[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5 李培栋;;开放经济下,资本账户自由化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应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黄新建;;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以江西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9 黄景贵;金丹;刘立武;;构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杜军;;费雪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在日本的政策实践[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俊荣;当前通货紧缩风险较大[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婧;判定通货紧缩为时尚早[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记者 吴婷;专家表示食品价格上行或加大通胀压力[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郑兴 杜宇;日元:苦涩的一路高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易宪容;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记者  闻 涛;中国不宜过分看重GDP增长[N];证券时报;2006年

7 梅新育;通货紧缩的市场导向与改革根源[N];国际商报;2003年

8 曾德金 编译;日本的教训该结束了[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杨茜 侯利红;国家统计局:中国未现通货紧缩[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10 殷小茵;日本摆脱通货紧缩道路仍然坎坷[N];金融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权;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浩然;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朱军勇;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6 王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杨学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李景f

本文编号:2710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10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