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证券数据挖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0.91
【图文】:
方面:Mobile Computation 和 Mobile Computing ,前者基于虚拟移动(Virtobility),需要移动软件的支撑,比如移动代理之类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以达到虚拟移动计算;后者基于物理移动(Physical Mobility),也就是说移动设备来实现计算[37]。移动数据挖掘理论和方法根植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方,是数据挖掘在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应用,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数据挖掘研究的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过程反映了人们对数据处理的更高要求,是人们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结果。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主要有性数据分析、描述建模、预测建模、寻找模式和规则、根据内容检索等。数据挖掘的过程理论,比较经典的有 Fayyad 过程模型[38],如图 2-1 所示RISP-DM 标准的过程模型[39]总结起来说主要有以下步骤:1)定义问题:清义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数据挖掘的目的。2)数据准备:数据准备过程包择数据,即在大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提取目标数据集;数据预处理则对数行再加工,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及数据的一致性,消除噪声,填补丢失的数据删除无效数据等。3)数据挖掘:根据数据功能的类型和和数据的特点选择的算法,在经过清洗和转换以后的数据集上进行数据挖掘。4)结果分析:据挖掘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转换成为能够最终被用户理解的知识。5)运用:将分析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应用集成。
不同平滑参数下选择模型的预测相等对误差分布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马冰;普适计算——未来世界无所不在[J];数字化工;2004年06期
2 吴介 ,裘正定;普适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机制[J];计算机安全;2005年05期
3 陈琼;一种计算的双层解读[J];互联网周刊;2004年39期
4 朱宁贤;;电子商务在普适计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商场现代化;2007年23期
5 闫凌州;;浅谈普适计算技术对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J];天津科技;2006年02期
6 王昌厚;许红伟;;普适计算对我国IT行业的挑战[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杨秀杰;陈平;;基于普适计算环境的电子商务议价系统的研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11期
8 朱彩萍;;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与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9 李燕;张旭;金京培;裴海英;;韩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J];数字通信;2011年02期
10 张子迎;刘心;;面向智能空间的普适计算技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威;史殿习;;OSGi4HSI: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异构服务集成框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2 吴荣泉;钱立群;;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3 陆闻天;陶先平;吕建;;普适计算环境中隐私保护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C];2006年
4 饶翔;张瞩熹;史殿习;尹刚;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透明通信关键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磊;陈渝;史元春;;PerTester:一个可配置化的普适计算测试平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6 叶剑;李锦涛;史红周;朱珍民;郭俊波;顾晓光;;面向普适计算的虚拟桌面服务系统设计[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前言[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8 孙正兴;;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时代的计算服务模式[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9 邸锦;苗振江;杨晓晖;;基于关键词识别及主题检测的智能家庭普适计算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叶俊民;綦志勇;;基于计算元的普适计算的系统结构框架研究[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旭东;手机将进入普适计算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徐光yP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霞;普适计算让你同享多台计算机[N];科技日报;2010年
4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邱善勤 王常青;普适计算:蓝海有多宽?[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陈超;信息社会也须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9年
6 ;奠定普适计算的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7 谢伟凯 徐光佑 史元春;普适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英特尔公司普适计算策略研究项目主任工程师 Roy Want;普适计算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很重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荆晶;“最小计算机”问世,或开启“普适计算”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训练部部长 王怀民;普适计算:融入生活的下一代计算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霄;基于普适计算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勇;具有环境感知的普适计算服务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韩松乔;普适计算中面向移动的软件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廖渊;普适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QoS的服务构件组合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5 彭志宇;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刘志强;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场景的可配置服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姚琳;普适计算中实体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曾帅;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信任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黄润才;普适计算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动态服务集成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斌;普适计算环境下轻量级中间件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陶莎;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发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志刚;普适计算环境中上下文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德鹏;一种Agent普适机器学习分类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徐金星;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6 刘瑶;基于普适计算模式下的数字家庭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易健康;觉察上下文计算软件支持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罗功宸;普适计算多相性及个人智能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安文;可穿戴计算平台结构设计与实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峰;构件化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3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3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