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4:21
【摘要】: 公司控制权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在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个层次上,这三大经济主体间的制衡关系共同构成了公司内部控制权配置的总体框架。本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内部控制权配置的有机整体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为控制权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公司治理问题和制度安排的缺陷。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公司内部控制权的配置,可以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和运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阐述了控制权的定义和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个层面的控制权配置框架。然后理论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主体的影响。接着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基本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其他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约能力相对较弱。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股权结构的优化。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Topl)有所下降且下降趋势明显;Herfindahl_10指数有明显下降,说明股改后前10位股东的持股比例差距有所缩小;Z指数下降较多,说明控股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控制权有所接近,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国有股的国有股“一股独大”局面并未改变,但有所缓和。总之,股改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控股权,股权结构由过度集中向适度集中转变,趋于合理,这正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大目的。从绝对人数和相对比例来看,股改后董事会受控股股东的控制在加强,即股改后样本公司控股股东在董事会层次的控制权配置得到加强。样本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完全分离的占绝大多数,两职合一的占最少。样本公司中总经理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的公司数量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即总经理由控股股东直接委派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股改后样本公司控股股东在经理层层次的控制权配置得到减弱。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的影响显著。 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的几点政策性建议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包括:降低国有股权集中度,形成股权制衡;股权要适度集中;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经理层选任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强化优化股权结构的市场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后续研究可以结合金融危机这一影响因素,分行业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各行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这也为本文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艺洁;;论美国封闭公司中控股股东的信义义务[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2 潘军旭;;民营上市公司的“系族”研究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1年09期

3 张立栋;胡世捷;袁林;庄会友;;华仁药业 如何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J];商品与质量;2011年21期

4 胡焱;;融资结构、资源结构与公司治理:控制权的视角[J];商业时代;2011年16期

5 刘爱杨;邓小艳;王锦涛;李丰译;;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6 关月琴;;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相关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7 戴然;李梦娇;;从控股股东角度论诚信制度在公司制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8 罗琦;胡志强;;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9 ;岳阳林纸间接控股粤华包B[J];湖南造纸;2011年02期

10 徐向艺;徐宁;;金字塔结构下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元月;纪建悦;计雷;;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类优化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基于大股东控制度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韩晓舟;李庆双;;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与盈余质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力;牛利云;;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股股东约束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韩忠雪;;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公司多元化折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宋力;秦诗音;;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俞红海;徐龙炳;;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杨兴全;张丽平;;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值[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锦江控股股东变更[N];证券日报;2003年

2 斌;控股股东有话待说[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陆洲;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拍卖完成[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黄婷;久联发展控股股东孙公司违规买卖公司股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亦金 曹卫新;红太阳定向发行3亿股 二股东晋升控股股东[N];证券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赵一蕙;大化B控股股东尚欠1.4亿搬迁补偿金[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仁际宇;中国石油成为中油香港控股股东[N];证券时报;2008年

8 邢佰英;神火股份控股股东增持23.8万股[N];中国证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应尤佳;重庆路桥控股股东将变为国信控股[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伟中;上实发展缘何拿到控股股东“大红包”[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新霞;新兴委托代理下的侵占与治理[D];武汉大学;2007年

2 李文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贺勇;制度效应与控股股东支持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马骁;控股股东侵害行为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李春红;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9 余明桂;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马磊;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捷;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配置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赵含宇;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3 冯霞;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程度与资金侵占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孙龙;控股股东诚信义务与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5 沈怡;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敬党;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与上市公司价值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7 李永;论我国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高宇璇;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姬美光;公司治理结构与大股东侵占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丽娜;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3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