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有效与分形市场假说在中国证券市场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20:29
【摘要】:有效市场假说假定投资者能够对可获取的信息迅速做出无偏的估计,资产价格充分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有效市场模型:预期收益模型、随机游走模型以及下鞅模型。其中随机游走模型和下鞅模型是预期收益模型的延伸,由于市场价格的随机游走必定隐含着市场的有效性,而且也是出于统计检验技术方面的考虑,有效市场假说一般采纳随机游走模型版本。 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与金融实践的深入,有效市场假说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以埃得斯·彼得加为代表的金融学家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分形市场认为:市场价格变动以分数布朗运动方式进行,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典型的特征指数a<2的稳定帕雷托分布状态。彼得斯对“分形市场假说”中的市场环境表述如下: 1.市场存在的目的在于为交易的进行提供一个稳定和流动的环境。当市场由各种不同投资期限的投资者组成时,市场将呈现出稳定状态。市场的稳定势必保证市场中资产流动性的充分存在。 2.对短期投资者而言,他们比长期投资者更注重采用与市场情绪和技术因素有关的信息集。当投资者持有资产的期限延长,长期的基础性信息将逐渐占据引导投资者行为的主导地位。因此,同类信息对不同投资期限的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度存在显着差异。 3.当长期投资者对基础信息的有效性表示质疑时,他们或是停止参与交易,或是转入短期投资者行列。于是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期限收缩到统一水平。市场步入不稳定状态。因为市场中缺乏长期投资者,从而无法确保市场的充分流动性。 4.市场中资产价格是短期技术交易同长期基础估价共同作用的结果。同长期交易相比,短期市场价格是根据波动性确定的。市场价格长期的潜在变动趋势是由环境变动产生的预期收益率变动的反映机制。市场的短期变动趋势则是群体行为的结果。因此没有理由相信,短期趋势持续期间同长期经济趋势相关。 5.如果资产价格变动同经济循环无关,那幺市场也就谈不上存在长期趋势。交易、流动性和短期信息将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结合有效市场假说与分形市场假说理论,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收益率的分布收入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是以分数布朗运动方式进行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典型的α<2的稳定帕雷托分布。因此,应该说,“分性市场假说”比“有效市场假说”更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惊涛;;投资者行为:从“理性”到“有限理性”[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2 王歌;;机构投资者套利限制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叶彦辰;;我国A股IPO长期抑价现象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4 陈瑞雪;;羊群行为的动机:基于图论的模型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5 朱芮影;朱锦余;翁维;;价格惯性与盈余惯性的文献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7期

6 郑伟;;分形市场假说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分析[J];新金融;2011年07期

7 陈冬冬;;IPO破发成因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8 孙霞;舒畅;;用有效市场理论看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9 潘莉;徐建国;;A股个股回报率的惯性与反转[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10 龙静;李延喜;;行为金融述评:渊源、定位与在中国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刘仕煜;王福胜;;再探公司治理及其评价:成本收益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潮潮;迟凯;付芳萍;车文刚;赵庆江;;基于模糊聚类的证券价格对公共信息的反应强度划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史永东;苏雪欣;李竹薇;;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年报信息反应——基于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赋斌;盈亏与否对投资者行为影响大[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李小兵;盛希泰:应严格约束机构投资者行为[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华富嘉洛证券 梁家明;金融危机颠覆“有效市场假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 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 译者:盛晓环;无效神话——反思2008年的崩溃风潮[N];南方周末;2009年

5 ;投资者行为、市场风险收益特征与交易策略的有效性[N];中国证券报;2003年

6 林奇;投资者就是上帝?[N];经理日报;2006年

7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金晓斌 何旭强 吴科春 高道德 张志强;投资者行为、市场风险收益特征与交易策略的有效性[N];证券时报;2003年

8 谢潞锦;基民理性应对新基金发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周杰 特约记者 胥占堂;滨州“民情档案”吸引投资者[N];中国档案报;2005年

10 阿琪;不下宴席必醉倒[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佳;非独立策略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杨密;基于计算金融实验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永杰;信念、策略、资产价格与投资收益[D];天津大学;2007年

4 周丹;股价波动物质风险的投资者行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韩红成;资本定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卢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汪孟海;股市价格泡沫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许业荣;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文军;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与实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单树峰;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健;行为金融与证券投资策略[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韩卫东;我国股市动量效应成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艳帼;机构投资者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青;行为金融理论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许鸣雷;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小楠;证券市场基于噪声交易的市场操纵行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郭建华;基于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上市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马驰;中国股市价格波动成因及稳定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9 骆开顺;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影响与投资者行为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白文梅;我国证券市场政策因素对投资者行为影响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32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32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