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港股直通车”暂缓原因分析及其在未来开通的可行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2:49
【摘要】: 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允许境内个人进行境外投资,中国政府宣布将开放个人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所有只有中国居民身份证的个人都可以依法进行境外投资。然而不到三个月,“港股直通车”政策宣布暂缓。在此期间,有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学术意见,一些学者支持“港股直通车”马上推出,认为该政策可以缓解国内资金过剩的压力,也可以增加居民投资渠道;另一些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境内的金融体系还不具备开放的条件,该政策的推出可能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也可能重演B股风波,套牢境内投资者的资金等后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学者的学术观点,从多个角度分析“港股直通车”政策暂缓的原因和必要性,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得到该政策具备在将来重新启动的可行性结论,从而全面的回答了“港股直通车”政策为什么暂缓和将来能否开通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本人在分析“港股直通车”政策暂缓原因时,以2007年11月4四日温家宝总理所表述的政府的“四点考虑”为主线,通过将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相对比的方法,得出大陆股市不完善、不成熟,还不具备与香港股市相接轨的结论,以及香港股市有而大陆股市没有的卖空机制和其他交易机制的不同,使大陆投资者面临一定投资风险的结论。除此之外,本文中还运用反证的分析方法,假设该政策在当前推出,则可能会引起更多热钱流入境内、套牢境内投资者资金等反面结果,从而更深一步的证明了“港股直通车”政策暂缓的正确性。然后,为了说明“港股直通车”政策在将来重启的具备一定可行性,本文从香港股市及沪深两市的股指数据入手,将近十年的数据以股权分置改革开始的时间作为分界点分成前后两段,运用计量工具,对比香港股市与上海股市、香港股市与深圳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相关性的变化,得出两地股市联动性加强的结论,即两地股市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从而推出实现两地股市一体化的“港股直通车”政策具备在将来重新启动的可行性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波;;卖空机制与股指期货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5期

2 吴可;刘孟飞;;谈证券卖空机制的市场创新基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3 陈秋;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卖空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4 聂婷;;卖空机制 呼之欲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5 廖士光,杨朝军;证券市场中卖空交易机制基本功能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3期

6 袁象;余思勤;;股票现货市场卖空限制与股指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02期

7 向超;;中国股票市场卖空机制研究——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06期

8 程丽霞;梁治国;张万成;;信用交易中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9年23期

9 吴琼;文福强;;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的证券组合优化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付新刚;袁华涛;;证券市场卖空机制的对冲功能探讨[J];济南金融;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松林;先推买空卖空机制再推股指期货[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李中秋;卖空机制非股指期货必要条件[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刘仲元;自由卖空双向赢利[N];中国经营报;2007年

4 广发期货公司投资研究部 龚志勇;融资融券缺位无碍股指期货推出[N];证券时报;2007年

5 李焰 张宁;开放式回购卖空机制风险探讨[N];金融时报;2004年

6 柯象中;股市内在平衡机制的缺失[N];中国财经报;2009年

7 张毅;买空卖空非股指期货前提[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交通银行金融期货部;美国证监会为何禁止“裸露卖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课题承担人:James Angel 课题协调人与译校:王风华 课题研究助理与中文翻译:于李胜 古甘霖;卖空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运用和中国可能采取的模式[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东海证券左畅 谌世光;融资融券为权证带来价值投资[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万贵;不完全市场中均值—方差投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袁怀宇;中国证券市场卖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林嘉永;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申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翁弘林;证券信用交易对市场效率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6 梁立俊;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行为金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沈冰;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帅;“港股直通车”暂缓原因分析及其在未来开通的可行性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何伟喜;股票卖空机制的市场效应及监管[D];河北大学;2010年

3 胡志坚;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卖空机制对市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4 娄照;卖空机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王子剑;卖空与卖空机制以及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希芬;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林昌;中国股票市场引入卖空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鑫;引入卖空机制的量化投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胡海波;卖空机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张沛媛;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授信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0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40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