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美国私募基金反欺诈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3:43
【摘要】: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发展,私募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蔚然成风,纵然其促进了资金的流通,加快了经济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私募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欺诈问题尤为突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危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美国在此问题上有一整套完善的证券法律体系,联邦法律、州蓝天法以及SEC的各种规则共同构成了保护投资者的有力屏障。 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私募基金反欺诈规则立法文本以及司法判例的详细研读,厘清美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对私募基金欺诈行为的规制原则。最主要的是对其核心规则10b-5以及SEC新近颁行的私募基金新规则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从中发现对我国证券立法可借鉴之处。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主要采用规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从结构上看,本文共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对美国私募基金反欺诈规则的法律渊源作简要梳理,主要涉及《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这两个法律是美国规范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有关欺诈的条款包括《证券法》第12条和第17条,《证券交易法》第10条和第15条以及SEC根据该法制定的规则10b-5。此外,《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中也有部分规定涉及私募基金的反欺诈问题。通过对美国联邦立法的研究,对私募基金反欺诈规则的历史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详细介绍私募基金反欺诈的核心规则——规则10b-5。本章主要分为五节,第一节介绍了规则10b-5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规则与其他反欺诈条款的关系;第二节到第五节分别从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方面探讨和分析了规则10b-5诉讼的构成要件,具体而言,诉讼主体包括SEC、司法部以及私人;主观要件包含了故意和轻率;客体要件包涵了所有的证券,包括登记证券以及豁免登记证券;客观要件则研究了重大性标准、关联性要素、信赖要件以及因果关系要素。通过对规则10b-5的全面分析,探寻其积极意义所在,为我国立法提供借鉴。 第三章介绍了美国私募基金反欺诈规则的新发展。近几年来,SEC针对私募基金陆续出台新规则,最近的是2006年12月,SEC制定了有关私募基金反欺诈的新规则即规则206(4)-8,进一步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本章首先介绍了新规则206(4)-8出台的背景,该规则源于Goldstein案,争议的焦点是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是否应纳入“客户”的范畴,是否能成为欺诈诉讼的主体。SEC在该案中败诉,促成了新规则出台。接着,本章对新规则的具体内容进行解析,新规则扩大了反欺诈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私募基金投资顾问对投资者的义务,增加了投资顾问的类型,包括了豁免登记的投资顾问,进一步加强了对私募基金投资者的保护。 第四章就我国私募基金反欺诈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粗浅的立法建议。本章首先就我国现存的有关证券反欺诈问题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一一进行解析,指出《证券法》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中部分规定规定适用私募基金,而专门有关虚假陈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则不适用于私募基金。同时,鉴于现存立法有关私募基金反欺诈民事责任规定的狭隘和不足,本章最后提出要借鉴美国的立法完善我国的私募基金反欺诈制度,规范我国私募基金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71.2;DD912.28;F83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文琦;中国私募基金爆惊天黑幕[J];检察风云;2001年08期

2 殷洁;;论私募基金合法与非法的界限[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3 孟娜;量身打造中国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J];湖湘论坛;2003年04期

4 戴炜;;浅议私募基金主体的法律规制[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5 田海;;我国私募基金法律规制研究[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6 汪振江;独家基;;私募基金监管立法的制度架构[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7 曹晓燕;论私募基金监管立法[J];理论界;2005年04期

8 苏浩,李雪;民间私募基金“收益保底”约定初探[J];时代法学;2004年04期

9 范大平;;论私募基金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监管[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5期

10 范大平;邵晖;;投资私募基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中国律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金成;;论我国私募基金规制的几个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戴炜;;浅议私募基金主体的法律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田海;;我国私募基金法律规制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殷洁;;论私募基金合法与非法的界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汪振江;独家基;;私募基金监管立法的制度架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傅穹;赵玉;;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的法律分析[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马建兵;;私募基金的信托化运作[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林剑乔;黄德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借鉴[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政辉;;析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制度障碍[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朱晔;;私募基金法律调控探析[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金泉;传统行业将受私募基金青睐[N];中国工业报;2008年

2 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穗协宣;允许私募基金注册[N];广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童芬芬;私募基金“阳光化”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庆圆;选择私募基金须看长期成绩单[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彭冰;私募基金:法律如何应对?[N];法制日报;2008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6只产品正收益 私募基金跑赢大盘[N];证券时报;2008年

7 记者 杨川梅;百仕通启动首支人民币私募基金[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刁萃;私募基金:“绿色能源”成为投资重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卓卿;牛人难做牛皮市私募基金集体“迷失”[N];华夏时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杜晓光;披合伙制外衣 阳光私募奔向自由[N];证券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迪;美国联邦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巩云华;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为与监管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潘从文;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曹建钢;A股私募基金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蒋悦炜;私募股权基金与中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彭海城;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徐琳琪;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吕锦\

本文编号:2740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40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