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8:35
【摘要】:可转换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推出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一种重要融资工具。正确评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对于发行公司合理设计发行条款、投资者理性投资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现代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偏微分方程以及有限元方法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相机权益分析方法(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文中导出了三种定价模型。将可转换债券视为写在股票价格上的衍生资产,建立了可转换债券的单因素定价模型。基于强度模型,导出了能够融合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可转换债券的信用风险随标的股票价格的变化,即股价高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股价低时信用风险相对较大,因为股价较低时公司违约的可能性更大。基于Hull-White随机利率模型,导出了反映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双因素模型,Hull-White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适应于当前的期限结构。可转换债券具有提前转换、赎回条款以及回售条款,其定价问题是典型的自由边界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变分不等式,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了上述的定价模型。与传统的有限差分方法和二叉树方法相比,有限元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有限元方法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求解区域;有限元方法得到精确的对冲参数;有限元方法可以更灵活地处理终端条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赎回保护期的实证研究,发现都设置了比较强的赎回保护期,并且与国外市场的实证研究作了比较。通过计算在不同条款下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定量研究了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而这与赎回价格和回售价格密切相关。通过对我国市场上19只可转换债券自发行日至2003年12月12日之间价值的数值模拟,发现市场价格比模型理论值平均偏低11.66%。造成市场价格被低估的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流动性差,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受到制约;二是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可转换债券的套利策略难以实现,市场价格偏离均衡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1
【图文】:

可转换债券,敏感性,信用风险,参数


可转换债券价值对参数a的敏感性(p=1.6,R=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岚桦;;警惕上市公司争当放高利贷的财神爷[J];法人;2011年09期

2 雷备战;;浅谈控制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风险策略[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3 ;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危害无穷[J];IT时代周刊;2011年18期

4 ;2011年世界电气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J];电气技术;2011年07期

5 徐秋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现状及原因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20期

6 ;上市公司全年筹资9644亿元 京粤沪占比过半[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6期

7 王卫红;;中汽协上市公司委员会引领社会责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市公司委员会 2011年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重庆成功召开[J];董事会;2011年07期

8 马伟伟;黎开颜;;军工上市公司财务简析[J];航天工业管理;2011年09期

9 晓乐;;我国将建立上市公司辅导制度[J];科技与企业;1994年06期

10 苏丹宁;;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主要手法及审计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6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7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丽梅;刘晓春;;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勇;行业盘整上市公司强者恒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学毅;上市公司扭亏之“道”[N];证券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闻 达;蓝筹公司成为中流砥柱[N];证券日报;2005年

4 江苏天鼎 秦 洪;“穷亲戚”让上市公司很受伤[N];证券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勇;上市公司的非常治理[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牛尚 刘金松;上市公司高管为何“事故”频发[N];经济视点报;2005年

7 李萤 行业策略分析师(上海中广信息咨询传播有限公司);十家上市公司值得关注[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记者 陈建军;上市公司董秘频繁更迭需关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陈建军;上市公司董秘:你方唱罢我登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万鹏;上市公司首季报喜忧参半[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主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付志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林鹏;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王蕾;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薛新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6 刘荣多;河北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颜丽;我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孙晖;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9 胡洁;资产剥离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段永;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融资偏好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4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