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7-14 23:14
【摘要】: 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诞生以来的对经济改革的贡献是引人瞩目的。股票市场作为一个交易场所,买卖股票的依据都是价格,可以说股票价格问题是整个市场最关心的因素。 西方两百多年的投资市场发展历史中出现了很多投资理论,但还是以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标准金融理论为主线。根据标准金融理论,人总是风险厌恶者,他们遵守预期效用理论,以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实现自身预期效用最大化。而众所周知的是,股票市场是变幻莫测的,股价也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股票价格一方面依靠投资者在某种股票上的认识并不断调整达到共识来成交,这是一个股价波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股票价格的波动又通过投资者的传递从而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交易。投资者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中介力量对股票市场以及股价波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无法精确的计算股票每天的、甚至每月的价格,以及无法得知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在上涨趋势中,虽然知道这种上升趋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人们并不去考虑股票的真正价值以及实际价格与之的偏离,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傻瓜接着最后的一棒。下降趋势也是如此,似乎没有人坚持以前持有股票的理由,认为自己掌握的信息足以支持自己的卖出决定。在股票市场上升趋势中,人们热情的追逐股票将股价不断推高,表现为风险的寻求;在下降趋势中,特别是崩盘的开始阶段,人们疯狂的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风险的偏好表现为彻彻底底的风险规避。人们的风险偏好没有一直保持不变,相反在对于收益有风险规避的倾向(赚了就走),但在面对损失时,却有风险寻求的倾向(急于弥补损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证券市场与标准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假设背离较大,投资者需要更符合实际的投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投资行为。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行为金融理论,由于它的假设更符合现实,于是对标准金融理论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本文从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比较出发,通过分析标准金融理论决策基础的缺陷、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其中在标准金融理论决策基础的缺陷一章中,首先对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判断而得到的主观概率,在现实中所产生的偏差进行总结;然后根据投资者过分依赖历史数据形成的客观概率来预测投资行为的现状,对我国股票市场中的单只股票与一组投资组合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推导出的相邻时刻的收益率的关系,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得出结论,即不论是主观概率还是客观概率,都不能指导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行为。通过对概率的缺陷的讨论,提出针对政府以及个人投资者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玉宝;;IPOs折价现象之理论基础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2 张宏;张琳;;以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解释保险需求[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3 肖崎;;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次贷危机的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4 康玉梅;;公司金融理论发展述评——基于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说认识的变迁[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5 游檬丝路;;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公司金融并购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6 罗黎平;;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7 张上冉;;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个体投资者交易策略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8期

8 谢德辉;董俊;;异质预期的股票市场均衡与效率[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潘敏;朱迪星;;投资者非理性假设下公司金融决策前沿理论评述[J];金融评论;2011年03期

10 曹雪;李媛媛;王雅;;浅析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与投资行为[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建刚;;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马强;孙剑平;;投资组合的对偶优化问题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金仁(作者单位:华泰证券研究所);行为金融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N];证券时报;2005年

2 吴守祥;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管理实践(1)[N];期货日报;2004年

3 刘达锋;行为金融理论 以及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葛新元 夏星舟 曹朝龙 田华松;行为金融理论和中国证券分析师指数[N];证券时报;2003年

5 刘杉;股市暴跌的行为学分析[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6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 田立;市场不接受确定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湘财荷银投资策略师  叶盛;新趋势需要新工具[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 曹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9 民族证券投资经理、经济学博士 张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如何克服羊群行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谢柳;有情感才有销售[N];中国保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过度反应、噪音交易与证券投资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2 潘军昌;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歧与整合[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杨凯;基于期望理论的我国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于全辉;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市场价格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姜伟;过度自信与资产定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文晓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7 徐谡;基于行为金融的股评推荐及投资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徐宏伟;A股总量变动的股价效应及反应偏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宗强;投资者有限理性与证券价格行为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陈耀年;投资者系统决策偏差对收益率分布尾部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毅;集成时序分析与形态理论的证券价格预测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杨洋;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运用[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军亮;投资者情绪及其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策略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邓颖;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朱新满;基于行为金融的我国证券市场行为特征的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京京;行为金融框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行为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普;投资者情绪与IPO折价[D];青岛大学;2008年

9 蒋惠菊;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崔萍;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55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55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