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16 12:29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是企业债券发行、流通、兑付的总成。《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文中选取美国的公司债券市场作为比较对象。为简化论述,在我国市场方面使用术语“企业债券”,在美国市场方面使用术语“公司债券”。本文首先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获得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本身较为深刻的理解。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罗列和剖析,更进一步指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文中简要介绍了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试图从中寻找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此外,借助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性的论述和企业债券融资相对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的优越性的比较,探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根据上述的铺垫,尝试提出可行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还很短,经历了萌芽、初期发展、调整和恢复与规范发展等几个高低起伏的阶段,其发展过程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相关联的。一方面经济金融体制和企业的改革对企业债券融资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等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特定因素的制约,企业债券市场还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具体表现为:在宏观方面,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管理思路计划色彩很浓,相对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歧视性。另外,不合理的利率产品结构、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弱的投资者保护和低的法律实施质量同样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微观方面,一方面,我国企业破产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债券的商业信用往往同银行信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在无力还本付息时往往倒逼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的硬性约束力难以发挥作用,使得部分企业产生了对债券融资的过度需求,普遍性的不能到期付款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损害。另一方面,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定,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特 WP=4 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而经营效率低下,契待发展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很难达到发债主体资格,企业债券融资尚不能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究其根源,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而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企业债券的筹资成本并未反映企业的风险水平,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从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看,发债主体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利用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作用优化融资结构,而由于银行不良负债问题所引起的银行授信能力降低使得企业对债券融资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同时适宜的外部环境,比如,管制放松、低利率水平,健全的法律体系,又正好适应了企业的这种融资要求,从而使得企业债券融资份额不断增加。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为研究我国现阶段企业债券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和理论源泉。尤其是美国银行受不良债权问题困扰信用供给能力下降时,债券融资得以发展的经验有助于我们为我国的大企业以及从事高技术的中小风险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缓解目前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的问题,降低金融风险;其次,可以提高信用意识和投资意识,为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越来越高,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已经日益受到资金短缺的限制,通过企业债券市场融资,不仅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的探讨,本文尝试性地提出部分政策建议。企业债券市场的实质发展需要监管部门和微观企业的共同努力,应坚持规范与发展的改革思路,坚持市场化和效率原则。从政策角度看,监管当局应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于一定的政策倾斜,健全与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和中介机构,调整对企业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的管理手段,减少直接干预,积极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 WP=5 制的调节作用,并强调法律的实施质量,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从企业角度看,应彻底转变经营机制,正确认识债券融资的性质和特征,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制定可行的融资计划。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应建设多层次的流通市场、建立实效的企业债券评级机制、培育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这些都是保证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债券也有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1994年01期

2 范飞龙;陈凌云;林洪海;;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3 闵晓平;桂荷发;严武;;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7期

4 董德志;;资金供求取代经济基本面因素 决定未来长期利率的波动方向——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2008年12期

5 庞欣;;我国保险资金债券投资现状刍议[J];上海保险;2011年07期

6 陆文山;;债券市场发展与配套制度建设的若干问题[J];证券法苑;2010年01期

7 董德志;;由“谨慎中的乐观”走向“乐观中的谨慎”——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2008年09期

8 吴学安;;企业债扛“大旗”需严格监管[J];城市开发;2011年14期

9 赵庆国;张静;;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成因[J];现代企业;2011年07期

10 贾建龙;;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核算[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远集团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2 杨大楷;;企业债券利率环境的实证分析[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新;;基于人工免疫的企业债券评级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文瀚;刘思峰;王燕;;中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的灰色预测及实证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宏;李远远;彭和平;;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 创新融资方式 降低融资成本[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1年

8 张霓;;发展沈阳资本市场,加快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军;;关于保险资金入市思考[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10 张晓英;;中西方企业债券定价之比较[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在线 钱擎;企业债券助燃2002年债券市场[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陈柳钦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赵敏敏 南开大学金融系;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太薄弱[N];中国信息报;2003年

3 何德旭 王朝阳;今年债券市场四大发展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记者 李巧宁;债券市场四大瓶颈[N];财经时报;2000年

5 梁忻;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向规范化迈进[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张凤喜;企业债券:沉寂之后是辉煌[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张凤喜;企业债券:沉寂之后趋于活跃[N];河北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阎 岳;债券市场发展加快[N];证券日报;2003年

9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姚新民;多管齐下发展企业债券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1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宁彬;债券市场:趁势而上[N];中国财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宁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杨少彬;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东生;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沅帆;增信体系与债券市场发展[D];东北大学;2010年

6 冯光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田贞余;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杨庆育;企业债券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俊宇;论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与效率[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高岳;利率管制与发行主体偏好下企业债券风险的假说与验证[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定晴;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唐传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郭金丰;黑龙江企业债券个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张壬午;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袁兰兰;对发展我国企业债券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刘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剖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吴文京;企业债券融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吴俸强;债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樱;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孙博;我国商业银行与债券市场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8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58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