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国内引进对冲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及实施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5:21
【摘要】:随着QFII(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实施;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的逐渐引入以及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对冲基金作为一种收益率高、投资方式灵活的金融衍生工具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基于这样的形势,如何顺利引进并适度发展对冲基金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的提出改革步骤、措施及监管框架。具体的研究包括: 1.对冲及对冲基金的特质和投资策略分析。具体考察对冲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辅以具有代表性的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Vanhedge(范氏对冲基金)之例证并作相关比较研究。 2.国内金融业现状分析,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两个方面。其中,金融产品的现状分析主要针对后期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制度则主要针对目前现行的运作机制和治理结构而言。 3.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与发达金融市场的比较和研究,同时,基于多方面的考察,指出当前整个国内金融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微调措施。提出引进对冲基金需作出的相关改革措施和步骤,包括推行做空机制的时机和条件的大量分析、相关衍生金融工具开展的步骤和策略分析,并进而前瞻性的构造引进对冲基金后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框架,为主动、顺利、合理的引进对冲基金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继宁;法律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系统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2 李阳;;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与预期效应[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3 张为黎,李卫;我国保险公司上市必要性与近期上市障碍初探[J];财经论丛;2000年05期

4 韩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先导利率的选择——论我国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J];财经论丛;2001年05期

5 周世成;关于我国基础货币调控的若干思考[J];财经论丛;2004年01期

6 李松森,牟敦忠;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债市场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10期

7 袁东;关于利率趋势及其效应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7期

8 袁东;试论我国货币基金的发展及其政策问题[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9 袁东;;中国债券市场托管结算系统的问题及改进途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10 张霓;关于我国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难点和对策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俊峰;中国证券市场供求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张东生;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戴宪生;中国农业与证券市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吴海峰;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樊明太;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丁君风;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李亚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力;试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张蓉;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江武成;过剩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胡征月;中国国债筹资成本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许伟;试析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发展[D];广西大学;2001年

7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8 翟淑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9 陈奎峰;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10 穆林;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59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59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