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证券市场的信用缺损及其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8 15:49
【摘要】: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信用缺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十分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信用缺损问题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01年7月以来,中国沪深股市出现了持续7个月、幅度高达40%的暴跌行情,市值损失上万亿元。到底是这场暴跌导致了股市的信用危机?还是证券市场长期信用缺损总爆发的结果?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信用缺损的成因是什么?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对于日益严重的信用缺损问题,到底如何才能有效治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证券业和学术界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认真研究分析证券市场的信用缺损现象及其成因,并找出真正有效的治本之策,对于重建我国的股市信用,从而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遵循“阐释和界定基本理论框架-归纳事实现象-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的一般逻辑结构,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紧密结合的方法。 三、主要内容及观点 文章从产权经济和现代信息经济学以及搏弈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全面地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各主体信用缺损的现象及危害,作者认为:信用的核心是信息,信用缺损只是一种表象和结果,造成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秩序紊乱的原因是: 1. 体制转轨阶段,经济秩序混乱,利益主体对未来缺乏长远预期,短期行为泛化; 2. 产权改革不彻底,七成股权不流通,股权结构畸形,导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严重; 3. 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在搏弈中的地位显失公平; 4. 证券市场沦为国企圈钱解困的融资工具,功能定位错误; 5. 政府监管不严,法规执行不力,失信成本低廉。 WP=3 这些问题衍生并表现出来,就是证券市场信用体系的极端混乱。 作者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信用体系的形成条件,认为其至少应包括: 1、比较发达的经济基础; 2、产权明确、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3、严格的执法系统和有效的惩罚机制,使得失信成本高昂; 4、市场主体对未来具有长远预期 5、充分而规范的信息披露。 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和搏弈论中“囚徒困境”的原理,重点阐释了信息是信用的核心,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对于建立信用和信用体系至关重要。 文章在对策建议中认为,治理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缺损问题、重建信用体系的出路在于进行以下诸方面的综合治理: 1、深化产权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 2、推行股份全流通,统一游戏规则; 3、完善信息披露,强化舆论监督; 4、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5、建立规范运作的信用中介机构; 6、同时,还要加强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建设。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1、指出了信息是信用的核心,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用缺损的重要原因。 2、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证券市场信用缺损不仅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有关,政府失信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大冶市支行课题组;治理县域经济中银行信用缺损问题的对策[J];武汉金融;2002年09期

2 李森林;信用缺损的原因及对策[J];西部论丛;2003年08期

3 陈执和;对信用缺损及其治理的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年10期

4 蔡和杰;董振斌;;信用:现代金融业的本质——基于信用与交易行为关系的视角[J];福建金融;2008年02期

5 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J];改革;1995年03期

6 张一弛;试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7 邵剑兵;公司治理和内部人控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孙钦军,张耀军;国企稽察制度建设与"内部人控制"现象[J];国有资产管理;1998年09期

9 张雅琼,吴琳琳;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10 余鑫,郭小群,周建设;国企“内部人控制”浅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占武;;浅析我国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毕颖;;论公司内部人控制的法律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3 周晓苏;孙友平;;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洪国;;试论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刘远航;;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丹;曹建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深市制造业企业2003年报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何维达;;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其治理[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蒋少龙;;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9 龚志民;杨东华;;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国伟;;浅谈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维迎;以信息公开弥补信用缺损[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彭兴庭;失控的“一把手”和国企“内部人控制”[N];中国保险报;2006年

3 黄玫 岳瑞芳;银行业反腐急需打破“内部人控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 于德清;应打破教育资源内部人控制格局[N];华夏时报;2006年

5 艾西南;内部人控制引发巨力败落[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6 彭兴庭;失控的“一把手”与国企“内部人控制”[N];经理日报;2006年

7 杨颢邋文静;乔洪人脉:内部人控制与控制内部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记者 吴君强;吴晓求:一股独大警惕成内部人控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方锡华;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对策[N];财会信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卢晓平;保险公司治理谨防内部人控制[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增泉;国家控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2 谢清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方荣岳;管理层收购中的公司治理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4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捷;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峰虎;分工、契约与股票市场效率[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干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石碧涛;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铮;控制权收益、代理冲突与内部人治理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转型期公司内部人控制与治理[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李梅;股权泛化及异股同权下的公司治理失效[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军;中国证券市场的信用缺损及其原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于恒兵;论银行债权的安全及法律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孟繁英;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4 卢枢美;公司治理视角中的派生诉讼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丽萍;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兴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闫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范萍萍;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及其法律规制[D];兰州大学;2009年

9 查成伟;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10 耿云江;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61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61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