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8 17:54
【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引发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进行国债投资,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据统计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5—2%,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国内需求的作用。但是国债投资本身促进经济增长不是最终目的,它应当牵动民间投资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才能使国民经济步入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走出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以国债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还不能停止,还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本文写作的总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国债投资的实际材料的实证分析,揭示国债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提出调整国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一些政策建议。为了实现这个总目的,要研究国债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个地区国债投资的具体情况和效果,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评价。 本文可以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国债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债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国债发行的用途,并分析了国债和财政赤字的关系,最后介绍了国债的期限和利率结构。 第二章是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介绍国债投资的概念,然后分析国债投资对经济影响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国债投资是否挤出私人投资,由于国债投资政策要想发挥最大的效率,就应该注重和其他政策的结合,所以在本章最后部分介绍了国债投资政策和其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三章是实证分析部分,用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等变量作回归分析,从而得到国债发行的规模,然后用各个地方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得分情况,从而得到国债投资的效果评价。 第四章是政策建议,首先是规模方面,有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其次是国债投资结构方面,应注重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扬;;扩大内需仍需增发国债[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7期

2 袁钢明;;增发国债对拉动内需明显减弱[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7期

3 张延辉;;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01期

4 刘彦;;政府投资再修炼[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Z1期

5 刘国艳;;当前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策略选择[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6 王红茹;王保安;樊纲;米建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应走多久?[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2期

7 李程富;屈晓静;;浅析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8 贾康;;保持扩张[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9 贾康;;2005年:财政政策转型[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10 辜珩;;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中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云凤;;积极财政政策退出为时过早[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马英俊;;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长春市财政局基建处科研所联合课题组;;长春市国债投资效益分析[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5 胡代光;;借鉴国外经验要切合国情——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解析[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6 范剑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A];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走势大型报告会会刊[C];2002年

7 ;只有清醒才有远见[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冬生;;乡镇卫生院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浅谈[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7年

9 ;建立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报告[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上)[C];2006年

10 周炼石;;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国的传承与创新[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志东;河北急事急办普降“及时雨”[N];中国财经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崔春雨;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N];中国财经报;2003年

3 王迎晖;2004:新积极财政政策上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4 刘晓东 曹远峰;用积极财政政策应对“非典”影响[N];发展导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宋镜;积极财政政策:调整孕育新机[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振宇;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解读[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王擎;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在即[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林跃勤;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恰逢其时[N];中国保险报;2004年

9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宏观处;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平稳增长[N];金融时报;2001年

10 本报特邀撰稿人 范剑平;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松懈[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威;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延斌;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刘忠敏;中国国债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5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6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7 钟兴文;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岑雅衍;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陈文正;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浩然;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时友;我国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李慧哲;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及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03年

3 汪露;1998-2007年我国国债政策拉动内需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剑超;我国国债法立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彭思珩;我国国债的合理规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金秋博;美国国债的风险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洪丽;我国国债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鹏;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苏石榴;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及成功经验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10 鲍金伶;国债投资调控法基本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3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73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