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股票市场内生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22:15
【摘要】: 1987年10月份发生的以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为特征的全球性股灾引发了学术界研究流动性以及流动性风险的热潮。理论与实践证明市场流动性是证券价格、风险管理与套利速度的驱动力。然而,处于新兴市场阶段的中国股票市场面临着流动性严重不足的现状。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针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所面临的内生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内生流动性风险管理分别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性的概念,构建了指令驱动制度下的流动性度量指标IL,该指标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不仅综合反映了流动性的多维属性,还具有明确的经济学含义,可以作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参考指标。然后,针对传统VaR忽略流动性风险的不足,设计了考虑内生流动性风险的VaR模型——LVaR,包括简单内生流动性风险调整的VaR模型与考虑交易策略的内生流动性调整VaR模型,该模型能够使得投资者保持对其面临的内生流动性风险的密切关注。最后,提出了基于LVaR的最优交易策略模型,包括最优变现规模模型和最优变现策略模型,并运用旋转算法求得模型的精确数值解,最优交易策略模型能够帮助投资者选择最优的交易策略控制流动性风险。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利用实际数据对沪深A股市场样本股票内生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样本股票和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分析,持有期、初始头寸规模、变现策略对LVaR的影响,以及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遭遇内生流动性风险时应该做出的最优交易策略。 本文提出的流动性度量指标、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和最优交易策略对投资者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均得出了流动性风险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的结论,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为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832.51
【图文】:

流动性,基点,成本,单位


指出我国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度发布的《市场质量报告》指出,从流动性指标来看,上海市场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图1一1比较了上海市场与欧、美、亚洲等市场的流动性成本(价格冲击指数),可以发现上海市场的流动性既远远低于德国、东京、纽约、泛欧、伦敦、纳斯达克等成熟市场,又低于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__._._._.__.六尹.令补护扩尹一扩铲尹必扩图1一1流动性成本的国际比较(单位:基点)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中国股票市场单边上涨。在市场上涨时期,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不会转变为事实。交易的持续活跃使得新资金不断介入,股价具有持续上涨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流动性风险。然而,一旦股票市场受到外部冲击,出现下跌趋势,流动性风险就会显现。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受大小非解禁、国内CPI指数不断上升、世界油价持续攀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飞;聂溱;;基于IGA-BP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6期

2 聂溱;李金林;任飞;;基于流动性风险约束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随机规划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4期

3 林辉;张涤新;杨浩;丁一;;流动性调整的最优交易策略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4 李研妮;冉茂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的改进研究——基于模糊定性约束下的动态规划补偿模型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5 陈倩媚;;随机模型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金融;2007年03期

6 叶冬艳;;最优执行与信息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蕊;王春峰;房振明;梁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关联性[J];系统工程;2010年03期

8 刘妍;宫长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级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年12期

9 叶冬艳;;最优执行与信息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3期

10 刘永利;薛强军;;货币市场基金申购赎回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内基金公司高管 肖逸;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容忽视[N];证券时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银监会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N];证券时报;2011年

3 记者 苗燕 李丹丹;银监会拟新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记者 韩雪萌;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韩雪萌;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N];金融时报;2011年

6 袁蓉君;银行业应注重流动性风险管理[N];金融时报;2008年

7 耿林;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N];经济日报;2006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银监会:银行须谨防信用风险[N];证券时报;2008年

9 康尔宁 于占胜;浅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10 刘溟;基金公司要切实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孙云辉;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虞红霞;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张丽芳;基于流动性的投资者交易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季ei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衡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祁绍斌;《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监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徐莉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郭鸿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源;兰州地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5 李准;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毛崇峰;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吉丽星;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林增;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徐立玲;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赵俏;基于资产负债结构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3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73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