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基金业成长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08:12
【摘要】:成长问题是中国基金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避免有害成长,保证实现平衡成长,争取向最优成长路径收敛或逼近,我国基金业必须实施成长管理。 根据对全国银行客户、证券客户和上海地区客户有关基金需求调查的分析,我国基金消费者普遍收入水平偏低,对基金产品的价格高度敏感,同时对基金投资的绝对回报期望过高,风险-收益预期严重扭曲。但在供给方面,基金管理公司全能化倾向严重,营销费用居高难下,企业一直在高成本区运行。由于基金投资者对产品差异不敏感,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激励机制欠缺,导致基金业在初始成长阶段产品实质性差异不足。于是,高成本运营遭遇低价格需求,在产品基本无差异的条件下,使基金产业的弱小进入者陷于亏损境地,使先进入者难以可持续成长。 为了形成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以及迫于金融部门对内对外开放的压力,基金业进入壁垒降低已成趋势,这使其所面对的来自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集中度急剧下降,并在下降中明显形成了强势和弱势两个集团。如果对行业成长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当,则我国基金业有陷入“E型市场结构”陷阱的可能。 因此,为使我国基金业顺利走出初始成长阶段,并能够沿着战略成长路径成长,企业(基金管理人)、市场(基金投资者和基础证券市场)与政府(产业政策)必须做出一致努力,以实现管理公司利益与基金投资者利益相配称、企业价值成长与产业战略成长相配称、产品战略与知识战略相配称、内部资源保护与外部资源分享相配称的客观要求。为此,基金管理业应在中短期内将基金产品线的风险重心下移,以本土化、精细化产品创新为依托,过滤有害需求。政府在基金业初始成长阶段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为各国经验所佐证。通过制度创新、优化技术参数和发挥后发优势,中国基金业才能够获取以高于基金先行国的成长速度成长的机会。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结合我国基金业的成长实际,对波特竞争结构模型在基金业的具体应用中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并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通过对A-U创新模型的改进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基金业创新与成长的三阶段论;通过战略成长概念的提出和对埃尔坎成长模型的应用,结合对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分析,构建了我国基金业的成长曲线和产业成长阶段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
【图文】:

受托人,基金产业,第一,基金管理人


第四章 基金产业环境分析第三相关者集合为基金第一受托人,由基金管理人和其它发起人构成,其它委托代理关系由此而派生,第三集合(第一受托人)与第一集合(投资人)之间的关系由基金合同或契约约定;

债券型基金,例子,比较静态分析,基金投资者


第七章 均衡成长:比较静态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特性,也会对基金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导,从而不利于 SC 与 DP 之间的契合。至少在行业成长初期是这样。种价值理念上的误导还会在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中得到强化,从而放理预期。2003 年发行的国内某基金在其产品方案中就公开出现了这导。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翠;中国保本基金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刘传波;三峡库区水上搜救若干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轶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熊劲;对“与股票指数挂钩的分红保底型基金”的条款设计与定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3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73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