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品质与投资选股决策的应用价值——以台湾股市为例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宏杰;大巧之门(六十七)——费氏选股法[J];股市动态分析;2004年34期
2 ;新股炒作,永远的神话[J];统计与信息;1997年04期
3 刘虹俊;美国22种主流投资策略连载之21 基本价值选股法[J];证券导刊;2004年23期
4 朱雪莲;股东权益回报率选股法[J];证券导刊;2004年36期
5 陈智;大卫·德雷曼法选择A、B股[J];证券导刊;2004年12期
6 陈智;自由现金流选股法选择A、B股[J];证券导刊;2004年25期
7 陈智;欧内尔CAN SLIM法选择A、B股[J];证券导刊;2004年20期
8 黄涛;16家高营业利润率公司[J];证券导刊;2004年07期
9 段进,朱静平;论我国市盈率的理性回归点[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杨孝昌;评估上市企业的价值分析指标与方法[J];中国资产评估;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怀高;李伯德;;股票价格-盈利随机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王琨;候宇;;股权结构对公司市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杨帆;;关于我国股市的争论与发展前景[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4 鲁桂华;陈晓;;“庄”与会计盈余的价格含义[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胡奕明;王军;孙聪颍;;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梁洪学;;股票价格“虚拟”问题的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席彦群;杨士英;;基于L-G模型的修正模型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李琦;叶娟;;玉隆沟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效益分析[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龙文;关蓉;王惠文;;基于符号数据分析的中国股市风格板块市场特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傅红春;;“安然事件”的经济学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商证券 陈泳潮;沈阳化工(000698)业绩增长攻守兼备[N];证券时报;2008年
2 黄小坚;基金选股趋同时如何获胜[N];证券日报;2004年
3 山东神光金融研究所 刘海杰;当务之急是选股买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何晓晴;基金:选股思路与QFII殊途同归[N];山西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黄晓萍;价值选股成基金主流[N];证券时报;2003年
6 潘伟君;估值选股六大法则[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刘继超;股指期货时代价值导向数量化选股策略的应用[N];期货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姚婧;阳琨 淡化仓位 重在选股[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金元证券 罗杰 刘伟;太原重工(600169) 外延式扩张引人关注[N];证券时报;2009年
10 许超声;选股三要素: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和增长潜力[N];黄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宇峰;净资产倍率和市盈率的投资决策有用性[D];上海财经大学;1999年
2 蒋瑛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吴战篪;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王智波;渐进式转轨下的中国股权市场与股权定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汪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选时和选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闫甜;国企分红制度中的资本成本估算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廖旗平;流通权定价、股权分置改革与公众投资利益保护[D];中山大学;2006年
8 汪忠平;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与经营绩效之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9 沈锡飞;我国企业IPO融资动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陈大添;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维民;盈余品质与投资选股决策的应用价值——以台湾股市为例[D];暨南大学;2002年
2 施青春;我国股市行为及市盈率的技术经济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孙峰;西方估价方法与模型应用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4 王平;基于市盈率的投资者预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刘炳鹏;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马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质量管理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李伦;我国A股市场林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何勇;中信银行股权价值评估[D];厦门大学;2007年
9 马瑞瑞;关于均值回归理论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王鸣飞;我国股市泡沫识别与推进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5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8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