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3 08:27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传统范式(期望效益最大化和有效市场理论)的统治地位,为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并在过去十到二十年中同时发生在学术界和实物界。目前,我国学术界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股票市场的研究还相当滞后,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均有待扩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对不同性质政策产生的非理性反应、特殊板块的群体行为的存在性以及整个股票市场“波动率之谜”的成因分析,来为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其次对传统主流金融学的局限性和行为金融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分析,重点阐述了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及其在证券市场的表现,总结了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异象;再次,基于中心事件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对不同性质政策的非理性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结果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了在同一证券市场进行横向比较,利用对QFII重仓股股价的实证检验,得出QFII投资者不同于我国国内投资者的投资心理;通过间接检验法,对我国股市中的网络科技板块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和投机泡沫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在对近年来颇受争议的“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中,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的构建,对我国股票市场股价背离股息的异常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跟销售收入的季度变化率和股利变化率有直接关系;最后总结了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政府和投资者提出了建议,并讨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相关研究领域未来的扩展方向。 主要结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对政策性利空消息的过度反应,而对政策性利好消息存在反应不足现象;而QFII机构的投资行为未出现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等现象,其投资行为更理性;我国的网络科技板块股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样本基金在小盘股上的羊群行为更为显著。2002-2003这两年期间,买入股票时易产生羊群行为,而在2004年,结论正好相反,卖出股票时更易产生羊群行为;同时中国股票市场股价异常波动直接受到季度报表中的销售收入变化和股利分配政策影响。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部分图文】:
图 6.1 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Figure6.1 Regression standardized residual0.0000 1.0000 2.0000 3.0000024681012reFueqcynMeanStd. DN = 3
本文编号:2825084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部分图文】:
图 6.1 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Figure6.1 Regression standardized residual0.0000 1.0000 2.0000 3.0000024681012reFueqcynMeanStd. DN = 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正香;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曾能;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宗之颖;证券投资的行为金融学解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林陈燕;我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5 叶光尧;上证指数变动对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陈勇豪;基于跨期选择的金融机构投资决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5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250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