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论当前我国私募基金的规范与监管问题

发布时间:2020-09-24 12:48
   私募基金是投资基金按募集方式划分的与公募基金相对应的一类基金。私募基金创造了一种与传统资产不同的收益与风险组合,它面向的是特定的投资者,并不完全向公众开放,且较少受到政府的监管。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结构的提升,私募基金是难以阻挡的,是一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工具。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是在真正市场需求推动下市场自觉产生的结果,它的规模远远超过现存的公募基金,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身处“地下”,又规模巨大,“私募基金走向何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怎样为私募基金立法并规范其行为准则,是经济界、法学界和证券界瞩目的焦点。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效的运作机制,使私募基金成为资本市场中的稳定因素,已成为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目前,证券公司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已有了合法的身份,信托公司在人民银行的严格监管下也可开展私募业务。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当前我国私募基金的规范与监管问题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私募基金的概念进行了释义,并且通过与非法集资、代客理财、信托的比较分析,对私募基金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私募基金的本质是一种信托创新产品。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创造一种新的资产管理模式,一种与传统资产不同的收益与风险组合,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私募基金的突出特征是它的产权性,它改变了公募基金中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公募基金中存在的利益主体缺位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第二部分: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模式,私募基金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证券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私募基金对投资者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它又称为“富人俱乐部”。这一部分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私募基金的发展状况、运作模式及监管框架,这能使我们更清楚 地认识到中国私募基金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能对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规范 及监管问题提供不少借鉴。 第三部分:“私募基金”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有特定的含义,它的 外延包括了存在于证券市场上所有的非公募(私募的、甚至可以说是“地下的”) 的资产管理业务或理财业务,由于我国私募基金存在形式的多样性、隐蔽性;管 理层对它的监管非常困难,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具体界定,已经给我国股市带来 不少问题。在操作方式上,私募基金通常是以“内幕交易”、“跟庄”、“作庄”为 主,并大量使用杠杆交易。由于躲避了管理层的监管,操作上多涉及违规,已带 来众多的纠纷,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因此,规范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已成为进一 步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 第四部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尚处于稚嫩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市 场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国有股“一股独 大”及市场分割问题造成了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制度利润空间,而 这又形成了违规操作的土壤。因此,要规范私募基金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在我国资 本市场的发展下才有出路。而我国私募基金的复杂性及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我国 私募基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道路。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当前我国私募基金法律确认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2 王戈宏;;地产私募基金:春天真的来了吗?[J];深圳特区科技;2010年Z2期

3 陈蕾;;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状况[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4 张雷;;凯德置地:“双基金”玩转地产[J];房地产导刊;2011年07期

5 李江;;阳光私募面临洗牌 多家公司风口浪尖[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6期

6 徐亚沁;;案例六 我国私募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性分析——对“宝银投资”进入“赛马实业”一案的思考[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7 刘磊;;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

8 杨丽媛;;对鄂尔多斯发展私募基金疏导民间资本的调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9 杜丽虹;;拍电影,这才是可复制的商业模式[J];深圳特区科技;2010年Z4期

10 太雷;王伯英;;TOT“掘宝”阳光私募[J];中国外汇;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金成;;论我国私募基金规制的几个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戴炜;;浅议私募基金主体的法律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田海;;我国私募基金法律规制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殷洁;;论私募基金合法与非法的界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汪振江;独家基;;私募基金监管立法的制度架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傅穹;赵玉;;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的法律分析[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马建兵;;私募基金的信托化运作[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林剑乔;黄德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借鉴[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政辉;;析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制度障碍[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朱晔;;私募基金法律调控探析[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 郑晓波;尚福林:股指期货明年初推出[N];证券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继高;私募基金:发行创新高 新模式“遇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记者 钱潇隽 钱晓涵;上海阳光私募数量远超北京深圳[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徐明;私募股权投资很缺“氧”[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记者 贾华斐;《基金法》修订版最大突破:私募有望“全阳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杰 发自北京;私募基金监管仍存变数[N];国际金融报;2002年

7 晓玲;私募基金的特点[N];安徽经济报;2001年

8 菱兰;我国私募基金规模可能高达八千亿[N];中国工商报;2001年

9 记者 齐士扬;私募基金正在苏醒[N];证券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申林英;私募基金能否“阳光”入市?[N];证券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迪;美国联邦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潘从文;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曹建钢;A股私募基金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彭海城;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徐琳琪;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吕锦\

本文编号:2825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25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