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2:38
我国的股市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股市的剧烈波动却成为了其一大缺陷,长期以来,个人投资者被认为是造成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投资者结构、稳定股市和抑制股市的过分投机,管理层提出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其出发点认为机构投资者有专业化的投资工具、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良好的投资理念。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短短的数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走过的历程。目前,我国基金己经具有了相当规模,成为证券市场的最重要机构投资力量和个人投资者的最重要投资工具之一,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股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证券投资基金是否能够稳定和规范市场还没有定论,基金是否已经成为了“大散户”历来众说纷纭,如何正确的认识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以及其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是健康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重要条件。 本研究以行为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研究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的波动性影响,在分析基金投资行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分阶段研究基金入市之后股市的波动性变化、羊群效应与股市波动、正反馈策略与股市的波动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的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认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市场之后,存在着明显的ARCH效应,波动性并没有得到下降;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度,并且羊群效应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我国基金投资时存在正反馈交易策略,买入时显著的追涨而在卖出时存在显著的高卖,以“高买高卖”为主,整体偏好于追涨杀跌的动量策略。 基金未能发挥稳定市场的主要原因有证券市场整体发展不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偏低以及基金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对此,本文针对影响基金发挥稳定作用的证券市场和基金自身内外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合理定位以及证券市场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章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综述
2.1.1 羊群效应与股市波动性研究
2.1.2 反馈交易行为与股市波动性研究
2.1.3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行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
2.2 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综述
2.2.1 证券投资基金稳定了股市的相关文献
2.2.2 证券投资基金加剧股市波动的相关文献
2.2.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无法确定的相关文献
第三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概述与发展历程
3.1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3.2 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
3.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理论分析
4.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影响股市波动性一般效应分析
4.2 理性投资者理论分析
4.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4.4 证券组合理论分析
4.5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稳定产生影响作用机理
4.5.1 基金羊群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4.5.2 基金正反馈策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第五章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经验研究
5.1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阶段性分析与经验研究
5.1.1 股市波动性的含义与度量方法
5.1.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阶段性分析
5.1.3 数据选取和分析
5.1.4 实证结果分析
5.1.5 小结
5.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经验研究
5.2.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测度
5.2.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与股市波动关系经验分析
5.2.3 小结
5.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反馈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经验研究
5.3.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反馈效应的测度
5.3.2 基金正反馈交易与股市波动关系经验分析
5.3.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不能稳定市场的原因探析及政策建议
6.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未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原因探析
6.2 提高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结论及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829740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章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综述
2.1.1 羊群效应与股市波动性研究
2.1.2 反馈交易行为与股市波动性研究
2.1.3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行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
2.2 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综述
2.2.1 证券投资基金稳定了股市的相关文献
2.2.2 证券投资基金加剧股市波动的相关文献
2.2.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无法确定的相关文献
第三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概述与发展历程
3.1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3.2 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
3.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理论分析
4.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影响股市波动性一般效应分析
4.2 理性投资者理论分析
4.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4.4 证券组合理论分析
4.5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稳定产生影响作用机理
4.5.1 基金羊群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4.5.2 基金正反馈策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第五章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经验研究
5.1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阶段性分析与经验研究
5.1.1 股市波动性的含义与度量方法
5.1.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阶段性分析
5.1.3 数据选取和分析
5.1.4 实证结果分析
5.1.5 小结
5.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经验研究
5.2.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测度
5.2.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与股市波动关系经验分析
5.2.3 小结
5.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反馈效应对股市波动性的经验研究
5.3.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反馈效应的测度
5.3.2 基金正反馈交易与股市波动关系经验分析
5.3.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不能稳定市场的原因探析及政策建议
6.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未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原因探析
6.2 提高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结论及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亮;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性和有效市场假说[J];武汉金融;2003年12期
2 蒋学雷,陈敏,吴国富;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的ARCH检验模型与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03期
3 马向前,任若恩;基于市场效率的中国股市波动和发展阶段划分[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4 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5 伍旭川,何鹏;中国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6 杨春鹏,吴冲锋,陈敏;行为金融: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7 唐齐鸣,陈健;中国股市的ARCH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03期
8 孙培源,施东晖;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兼与宋军、吴冲锋先生商榷[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9 张羽,李黎;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5年04期
10 吴福龙,曾勇,唐小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晓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9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297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