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报表会计信息对市场风险的解释预测力度。即:年报所包含的信息是否能用来解释证券市场风险水平。 本文专门就公司财务信息与市场风险的复杂关系做一实证研究。试图进一步确定会计数据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化的影响力,比说既定风险下的价格变化幅度等。如果有证据显示会计数据能够影响到股票的市场风险,那么表示受会计信息影响,股票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波动不已。 所谓风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利事件就是会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意外事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和判断力,评估投资每家公司决策所面临的风险,即投资者风险,此风险源自投资者对预期结果或报酬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对投资人而言,表示未必能赚到所预期的利润,甚至可能丧失投资资本。况且,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报酬也未必与其预期投资报酬相等。当实际投资报酬低于预期报酬,或是实际投资成为负报酬时,对投资人的财务状况必会造成负面影响。 通常投资人通过购买公司发行的证券,得以分享公司经由投资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而投资人可以从投资活动的报酬率的高低,来评估投资绩效的好坏。简单的说,投资活动的报酬率愈高,它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愈大。因为高风险高报酬的结果,所以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也愈大。可见,明白风险预测对投资者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的数据取自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公司(GTA)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中国股票市场系列研究大型数据库” ——CSMAR。其中有关交易数据取自 CSMAR 交易数据库;有关财务数据取自 CSMAR 年报财务数据库。 为保证统计上的样本规模,和交易稳定性。本研究选取了上海股票交易市场 1998 年至 2003 年有连续交易的 309 只股票作为样本考 2 察。其中,1998 年 1 月 1 日上海证券市场规模为 376 只股票,6 只股 票在随后 6 年的交易中退出了上海股票交易市场,有 29 只股票由于 种种原因缺乏连续的交易数据,故予以删除,余下 341 只股票样本。 在选取的 6 年财务数据时,32 只股票缺乏必要的连续财务数据,故 实际取得最大样本数量是上海股票市场上发行的 309 只股票。其中公 共事业板块 30 只股票约占 9.7%,房地产板块 9 只股票约占 2.9%,综 合板块 68 只股票约占 22%,工业板块 152 只股票约占 49.2%,商业板 块 50 只股票约占 16.2% 本研究主要验证年报所包含的信息与投资者根据市场价格变化 判断的市场风险情况的关联性,故将进行以下分析。 运用 CSMAR 交易数据库的有关数据,经处理导出 309 只样本股票 72 个交易月的交易数据,使用 CAPM 单指数模型,求出两组各 60 个 月的市场风险变量指标 Beta,分别是 1998-2002,1999-2003。 将不同时期作为控制变量,两段时期的 Beta 值作为观察变量, 做一简单的单因素分析,以确定较长时期的 Beta 值取值方式是否具 有时间稳定性。 运用 CSMAR 财务数据库有关数据,导出 309 只样本股票 1998- 1999 年有关报表财务数据,并结合 3.2 节的计算公式,得到各样本 股票的有关衡量风险的会计变量。 运用随机抽取的原则,从 309 只样本股票中构造 309 个 22 只股 票的投资组合,这里假设在每个投资组合中,股票所占的投资比例相 同。并计算各组合相对应的市场 Beta 和各会计变量。 运用上步骤得到的 1999-2003 期间市场 Beta 值作为因变量,以 各种财务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对个股和投资组合,进行相关性回归 分析。并且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异方差以及残差序列性。 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不同的样本时间期间对 Beta 值的影响效应不显著,Beta 值呈现出一定的时间稳定性趋势,故本研究认为选取的长达 5 年的样 本期间内,Beta 值无显著的时间序列变化。 (二)公司财务报表信息提供的一系列会计变量在整体上对市场 3 风险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个股预测效果不佳,组合预测效果一 般。 (三)投资组合的方式能大大加强报表信息对市场风险的解释能 力,组合后的财务信息指标与市场风险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大大提 高了财务信息的预测能力。 (四)上海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表现为 上市公司的规模与市场风险呈现出正相关,与财务理论相左。 对于本研究的建议: (一)进一步研究公司财务信息与经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并分 析这种相关性对公司系统风险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研究期限长短的影响,有待随着 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适当延长样本的时间跨度。 (三)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编制的会计报表,对系统风险的 影响情况如何?应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是否产生较好的风险预测能 力?例如:依物价水平调整会计资料的现值会计,采用不同折旧分摊 方法与存货记价原则,其风险的蕴涵量有何不同? (四)市场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的模型形态,其函数形式究竟是 直线、曲线或者其它形式,仍有待解答与确认。 (五)不同的行业特点面临不同的环境,若同行业样本足够多, 就可以依行业差异设计特定的回归模型,来评估个别行业的会计信息 对市场风险的解释预测能力。这样,就能增加衡量风险的会计变量对 市场风险水平的解释能力。 对于本研究的有关限制因素表现在: (一)由?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论文架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系统风险
第二节 会计Beta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假说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步骤
第四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市场风险变量Beta 与各财务风险变量的相关分析
第二节 市场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第三节 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比较
第五章 结论、限制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限制
第三节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琰,王瑶;论证券市场发展与财务信息披露的关系[J];福建金融;1999年04期
2 陈小新;陈伟忠;;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主要市场相关性的行业特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3 陈小新;陈伟忠;;中国股市与国际主要市场相关性的行业特征分析[J];上海金融;2007年02期
4 童仰峰;;股份制企业财务公开与发展证券市场[J];浙江金融;1993年04期
5 王丰;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会计的发展[J];财会研究;1995年12期
6 朱奏;;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周强;封文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8期
8 陈朝阳,胡乐群,万鹤群;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相关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11期
9 刘建中,徐舒韵;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张一飞;小议财务信息的相关性[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4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玮;上海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与财务信息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罗姝;EVA及其信息含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苏茂坤;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吴双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5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柳百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836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3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