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中期收益趋势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2:18
股票的历史收益对股票未来的收益趋势有一定预测能力。本文对1997—2002年上海股市A股股票月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表明,过去中期内(1—12个月)表现最差和最好的股票组合在未来中期内表现最差。过去的赢家组合存在收益反转的趋势,过去的输家组合存在收益惯性的趋势。而过去中期内表现一般的股票组合(中等股)在未来的中期内表现最好。 对沪市中期收益趋势成因的研究表明,二因素模型只能对赢家组合的收益反转作出解释,而无法解释输家组合的收益惯性和中等股较好的收益表现。本文认为,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过度反应,对利空消息的反应不足,以及中国股市独特的庄股操作,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组合中期内不同的收益趋势。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832.5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2 股市收益惯性和收益反转相关文献回顾
2.1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面临的挑战
2.2 国内外股票市场收益反转和收益惯性的实证研究
2.2.1 美国股票市场
2.2.2 国际股票市场
2.2.3 中国股票市场
2.3 股市收益反转和收益惯性的不同解释
2.3.1 行为金融学解释: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2.3.2 有效市场解释:风险因素
2.4 小结
3 上海股市中期收益趋势实证研究
3.1 数据处理和方法论
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3.3 小结
4 上海股市中期收益趋势成因之分析
4.1 市场风险与收益率
4.1.1 数据处理与方法论
4.1.2 结果及分析
4.2 规模与收益率
4.3 规模、市场风险与收益率:二因素模型
4.4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4.4.1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
4.4.2 中国股市的反应不足
4.5 中国股市的庄股时代
4.6 小结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0650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832.5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2 股市收益惯性和收益反转相关文献回顾
2.1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面临的挑战
2.2 国内外股票市场收益反转和收益惯性的实证研究
2.2.1 美国股票市场
2.2.2 国际股票市场
2.2.3 中国股票市场
2.3 股市收益反转和收益惯性的不同解释
2.3.1 行为金融学解释: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2.3.2 有效市场解释:风险因素
2.4 小结
3 上海股市中期收益趋势实证研究
3.1 数据处理和方法论
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3.3 小结
4 上海股市中期收益趋势成因之分析
4.1 市场风险与收益率
4.1.1 数据处理与方法论
4.1.2 结果及分析
4.2 规模与收益率
4.3 规模、市场风险与收益率:二因素模型
4.4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4.4.1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
4.4.2 中国股市的反应不足
4.5 中国股市的庄股时代
4.6 小结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煜辉,贺菊煌,沈可挺;中国股市中信息反应模式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2 景乃权,陈新秀,叶庆祥,李绍杰;证券市场行为解释:BSV和DHS模型[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3 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4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5 马洪潮;中国股市投机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6 赵学军,王永宏;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本文编号:2840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06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