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机制的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0:45
交易机制是市场微观结构的核心要素,而微观结构影响着金融资产的定价效率。另外,波动性是衡量定价效率的指标之一,故基于交易机制对波动性影响的研究在价格发现效率中就显得很重要。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核心是资本市场竞争,而资本市场的竞争焦点在于交易机制的效率。一方面,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新板块的推出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等众多因素,现有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必须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这也为沪深两市的市场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市场微观结构中的交易机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沪深两市波动性的考查,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的效率问题。实证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如何设计实证模型。本文利用了沪深两市主板的交易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首先检验了GARCH模型在模拟沪市市场波动性方面的有效性。然后依次实证研究了交易中断对连续、间歇交易分界时段波动性的影响;分析了开盘价间收益率的波动与收盘价间收益率波动有显著差异的原因;研究了沪市开盘信息披露制度对开盘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深市收盘方式的改革对收盘稳定性的影响。在实证中,还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现行的交易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的设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
1.2.2 交易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交易机制理论与模型概述
2.1 交易机制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2 存货模型
2.3 信息模型
2.3.1 序贯交易模型
2.3.2 批量交易模型
2.4 交易机制理论模型
2.4.1 连续双向拍卖模型
2.4.2 封闭式与开放式集合竞价模型
3 波动性度量与模型有效性检验
3.1 交易机制与波动性度量
3.1.1 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波动性
3.1.2 基于交易机制的波动性度量
3.2 沪市波动性模拟
3.2.1 波动率模型概述
3.2.2 GARCH模型对波动率模拟的有效性检验
3.2.3 风险贴水调整对改进GARCH模型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3.3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与股市结构性变动
3.3.1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分析
3.3.2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反映股市结构性变动的有效性检验
4 交易中断对连续、间歇交易分界时段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推断性统计分析
5 关于开、收盘价间收益率波动存在差异的实证研究
5.1 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 推断性统计分析
5.5.1 隔夜信息因素
5.5.2 交易机制因素
5.5.3 其他因素
6 开盘信息透明度对开盘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数据来源及处理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 推断性统计分析
6.5.1 分组回归分析
6.5.2 不分组回归分析
7 收盘竞价方式对收盘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假设
7.2 研究设计
7.3 数据来源及处理
7.4 描述性统计分析
7.5 推断性统计分析
7.5.1 收盘竞价方式对收盘稳定性影响的推断分析
7.5.2 集合竞价方式对开、收盘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8 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8.1 关于交易时间的建议
8.2 关于开、收盘价格确定方式的建议
8.3 关于开、收盘阶段信息披露的建议
8.4 关于竞价方式选择的建议
9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5534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
1.2.2 交易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交易机制理论与模型概述
2.1 交易机制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2 存货模型
2.3 信息模型
2.3.1 序贯交易模型
2.3.2 批量交易模型
2.4 交易机制理论模型
2.4.1 连续双向拍卖模型
2.4.2 封闭式与开放式集合竞价模型
3 波动性度量与模型有效性检验
3.1 交易机制与波动性度量
3.1.1 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波动性
3.1.2 基于交易机制的波动性度量
3.2 沪市波动性模拟
3.2.1 波动率模型概述
3.2.2 GARCH模型对波动率模拟的有效性检验
3.2.3 风险贴水调整对改进GARCH模型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3.3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与股市结构性变动
3.3.1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分析
3.3.2 GARCH模型的参数演化反映股市结构性变动的有效性检验
4 交易中断对连续、间歇交易分界时段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推断性统计分析
5 关于开、收盘价间收益率波动存在差异的实证研究
5.1 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 推断性统计分析
5.5.1 隔夜信息因素
5.5.2 交易机制因素
5.5.3 其他因素
6 开盘信息透明度对开盘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数据来源及处理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 推断性统计分析
6.5.1 分组回归分析
6.5.2 不分组回归分析
7 收盘竞价方式对收盘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假设
7.2 研究设计
7.3 数据来源及处理
7.4 描述性统计分析
7.5 推断性统计分析
7.5.1 收盘竞价方式对收盘稳定性影响的推断分析
7.5.2 集合竞价方式对开、收盘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8 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8.1 关于交易时间的建议
8.2 关于开、收盘价格确定方式的建议
8.3 关于开、收盘阶段信息披露的建议
8.4 关于竞价方式选择的建议
9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圆;交易机制对市场质量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55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