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05:45
资产重组在西方已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我国尚属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待深入研究。资产重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重组模式是实现重组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及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资产重组的理论及发展历程,系统的归纳了资产重组的内涵,界定了研究范畴。其次分析了企业重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资产重组模式、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运营模式的重要性。论文重点部分深入、系统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及发展前景,运用系统科学中的数量方法建立了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模型。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健全市场法规、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交易市场。 (2)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总结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优缺点及其运作规律。同时探讨了杠杆收购模式,对我国建立上市公司“下市”和“再上市”激励约束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具有借鉴作用。 (3)文中主要是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公司财务指标的性质建立了资产重组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例进行验证。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 (1)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博弈论的理论与方法对上市公司重组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做到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使论文具有的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系统的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模式及其内在规律,对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模式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3)针对我国目前对资产重组绩效评价偏重效益指标的不足,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模型。 总之,资产重组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组模式的发展和改善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需要不断的探讨、研究。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279.2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1 企业资产重组概述
1.1 资产重组的概念
1.1.1 资产重组概念及涵义
1.1.2 企业资产重组的特征
1.1.3 企业资产重组的原则
1.2 资产重组实践的发展历程
1.2.1 美国历史上的五次兼并浪潮
1.2.2 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发展历程
1.2.3 对资产重组发展历程的简要分析
1.3 资产重组经济理论综述
1.3.1 关于兼并收购的理论
1.3.2 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
2 企业资产重组动因及我国资产重组现状研究
2.1 企业资产重组的动因研究
2.1.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背景
2.1.2 企业资产重组的动因
2.2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资产重组的影响
2.2.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2.2.2 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
3.1 兼并与收购
3.1.1 企业并购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3.1.2 企业并购重组形式的分类
3.1.3 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分析
3.2 股权转让
3.2.1 股权转让重组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3.2.2 股权转让重组的具体模式
3.3 资产置换
3.3.1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条件
3.3.2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特征与优缺点
3.3.3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类型
3.4 资产剥离
3.4.1 资产剥离重组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3.4.2 资产剥离重组的动因
3.5 股权投资
3.6 其他重组模式
3.6.1 企业托管形式
3.6.2 杠杆收购
3.7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程序
3.7.1 股份制企业并购的程序模型
3.7.2 我国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程序
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
4.1 企业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
4.1.1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分析
4.1.2 对重组过程的博弈分析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应用现状及效应
4.2.1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整体情况
4.2.2 上市公司采用的重组模式分析
4.2.3 上市公司各种资产重组模式的规模分析
4.2.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生时间分析
4.3 评价资产重组绩效模型的建立
4.3.1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4.3.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4 各种资产重组模式绩效之比较
4.4.1 数据处理原则与方法
4.4.2 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4.5 2001年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5.1 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特点
4.5.2 上半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
4.5.3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趋势展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5.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5.2 建议
5.2.1 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建议
5.2.2 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建议
5.2.3 中介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8303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279.2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1 企业资产重组概述
1.1 资产重组的概念
1.1.1 资产重组概念及涵义
1.1.2 企业资产重组的特征
1.1.3 企业资产重组的原则
1.2 资产重组实践的发展历程
1.2.1 美国历史上的五次兼并浪潮
1.2.2 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发展历程
1.2.3 对资产重组发展历程的简要分析
1.3 资产重组经济理论综述
1.3.1 关于兼并收购的理论
1.3.2 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
2 企业资产重组动因及我国资产重组现状研究
2.1 企业资产重组的动因研究
2.1.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背景
2.1.2 企业资产重组的动因
2.2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资产重组的影响
2.2.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2.2.2 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
3.1 兼并与收购
3.1.1 企业并购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3.1.2 企业并购重组形式的分类
3.1.3 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分析
3.2 股权转让
3.2.1 股权转让重组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3.2.2 股权转让重组的具体模式
3.3 资产置换
3.3.1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条件
3.3.2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特征与优缺点
3.3.3 资产置换重组模式的类型
3.4 资产剥离
3.4.1 资产剥离重组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3.4.2 资产剥离重组的动因
3.5 股权投资
3.6 其他重组模式
3.6.1 企业托管形式
3.6.2 杠杆收购
3.7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程序
3.7.1 股份制企业并购的程序模型
3.7.2 我国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程序
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
4.1 企业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
4.1.1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分析
4.1.2 对重组过程的博弈分析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应用现状及效应
4.2.1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整体情况
4.2.2 上市公司采用的重组模式分析
4.2.3 上市公司各种资产重组模式的规模分析
4.2.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生时间分析
4.3 评价资产重组绩效模型的建立
4.3.1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4.3.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4 各种资产重组模式绩效之比较
4.4.1 数据处理原则与方法
4.4.2 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4.5 2001年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5.1 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特点
4.5.2 上半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
4.5.3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趋势展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5.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5.2 建议
5.2.1 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建议
5.2.2 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建议
5.2.3 中介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0期
本文编号:284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8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