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度量与CAPM
发布时间:2020-10-20 08:53
看跌风险度量具有直觉上的优越性,它更关注资产收益向下方向的运动。为了刻画投资者在股市牛熊阶段的不同风险偏好,本文引入了转换风险度量的风险度量方式。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均值下偏矩框架的组合选择问题得出与经典均值方差分析一样的理论结果,在市场均衡时得到类似于MV CAPM的MLPM CAPM。 为了将重要的经济意义条件加诸于定价模型,本文的实证模型选用定价核框架,并运用Hansen-Jagannathan的方法构造了统计量来比较不同风险度量下的CAPM。由于不同的市场替代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证结论,文章用三种加权方法计算市场收益,而为了保证收益数据的一致性,分组时采用与市场替代相对应的加权方法构造组合。 估计结果对三种模型的排序印证了文章的设想。转换风险度量定价模型的表现符合理论预期,能较好地刻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看跌风险度量因放弃太多信息而没有显示出直观的优越性。为了查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文章还用不同的无风险利率观察利率敏感性,并在适应性估计方法下比较三个模型,结果都进一步确认了转换度量的优越性。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83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格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风险度量
2.1 不确定性风险度量
2.2 看跌风险度量
2.3 本章小结:转换风险度量
第三章 均值风险模型
3.1 CAPM的发展与演进
3.2 MV CAPM
3.3 MLPM CAPM
3.4 实证模型
第四章 数据方法与描述性统计
4.1 数据方法
4.2 描述性统计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
5.1 模型比较:定价误差与加总
5.2 无风险利率的影响
5.3 适应性估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8476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83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格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风险度量
2.1 不确定性风险度量
2.2 看跌风险度量
2.3 本章小结:转换风险度量
第三章 均值风险模型
3.1 CAPM的发展与演进
3.2 MV CAPM
3.3 MLPM CAPM
3.4 实证模型
第四章 数据方法与描述性统计
4.1 数据方法
4.2 描述性统计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
5.1 模型比较:定价误差与加总
5.2 无风险利率的影响
5.3 适应性估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靳云汇,刘霖;中国股票市场的双因子定价模型[J];经济科学;2001年05期
2 陆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鹿长余;;沪深股票市场历次投资主线的生命周期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金昊;吴世农;;牛市与熊市期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绩效评价[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李勇;李传乐;;风险传染效应在牛市、熊市中的异化现象——来自A+H双重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11期
6 阮涛,林少宫;CAPM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4期
7 崔婧;杨扬;程刚;赵秀娟;;周内效应在牛市、熊市中的异化现象——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8 乔润海;;沪深股市在牛市和熊市阶段的波动非对称效应实证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14期
本文编号:2848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84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