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反思及中国的股权激励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0-10-20 21:39
   作为一种先进的激励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理股票期权被美国企业广泛使用。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具有以下优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将经理人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能较好地解决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解决代理问题;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能有效地地吸引、保留、激励优秀经理人,且具有成本低,无需支付现金等优点。 然而,在美国一系列公司会计丑闻被曝光后,经理股票期权制度成为争论的焦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具有很多负面效应,经理股票期权的利益驱动经理人造假和期权制度的滥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经理股票期权仍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制度,问题出在会计制度、内部治理、外部监管及期权设计上,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进,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仍将发挥其“金手铐”的作用,尤其对高科技企业、新兴企业至关重要。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能否现在就引入中国?本文通过对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内外部条件分析,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不健全情况下,因此,目前我国还不适合推出经理股票期权制度。 最后,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常见的股权激励实践进行研究,认为,与股票价格挂钩的股权激励模式如股票增值权目前不适合中国企业。本文认为中国企业目前适用股份期权和期股,并设计了相应的激励模型。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原理
    1.1 股票期权的涵义
    1.2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涵义
    1.3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激励效果的理论基础
    1.4 经理人股票期权——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
第二章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负面效应分析
    2.1 经理人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
    2.2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下,经理们只能与股东同甘而不能共苦
    2.3 公司股价并不能完全反映经理人的经营业绩
    2.4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投资者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2.5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利益驱动使管理层更多倾向高风险项目
    2.6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利益驱动使公司造假成风
    2.7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加剧了贫富悬殊
第三章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反思:否定还是继续?
    3.1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信任危机
    3.2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效果必须予以肯定
    3.3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问题出在那里?
    3.4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出路在何方?
    3.5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金手铐”定会“光彩依旧”
第四章 我国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4.1 我国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必要性
    4.2 我国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可行性
    4.3 结论
第五章 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股权激励模型
    5.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
    5.2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实践分析
    5.3 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股权激励模式
    5.4 对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明玭;;股权激励研究——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2849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9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