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3:18
近些年来,学者、基金经理和个人投资者非常关注股票价格表现出的持续上涨和持续下跌的种种特性,并进而将这种性质定义为股票价格的动量效应,而基于这种性质所进行的投资策略叫做动量策略。对采用动量策略是否能使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始终是学者们反复论证的一个焦点。国外研究发现动量现象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都存在,由于这种现象与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相违背,因此它的形成原因成为金融学中个热点讨论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分析,探索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现象的特点及原因。 论文首先回顾了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从市场有效性理论、不断被发现的异常现象、学术界有关异常现象原因的解释,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然后利用中国股票市场数据库(CSMAR)1997年到2007年深沪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经过严格筛选得到的820支股票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做了详细的分析。 本文采用重叠抽样检验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在1997年1月到2007年12月之间的沪深A股股票样本进行月度动量策略的盈利性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在中期内我国A股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动量现象。随后,本文在排序期和持有期之间引入了一个滞后期,得出的结论是,引入1个月的滞后期动量收益更显著,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上价格对信息的反应存在一个滞后现象,即表明信息在我国股市上的是逐步扩散的。 本文认为我国学者针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进行的大量实证检验,在方法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并且我国针对动量现象的研究还较大程度上停留在现象的介绍和实证研究的简单模仿阶段,针对动量效应形成机制和长期存在的理论脉络研究甚少。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学界对动量利润成因的理论解释。本研究的观点更倾向于行为金融角度的解释,并从该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动量效应的成因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结构以及各自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可以较好的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做出合理解释。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24;F832.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动量现象研究进展
1.3.2 国内动量现象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1.5 主要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股票价格行为
2.1.1 股票价格
2.1.2 股票价格机制的特殊性
2.1.3 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2.2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2.2.1 股票市场理论发展历程
2.2.2 行为金融理论
2.3 动量策略异常收益来源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动量现象研究方法
3.1 数学模型
3.2 不同样本抽样方法比较
3.3 不同组合构造方法
3.3.1 第一种方法
3.3.2 另一种方法
第4章 对动量策略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和数据
4.1.1 样本研究时间的确定
4.1.2 样本研究总体的确定
4.1.3 选取的数据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步骤
4.4 实证研究结果
第5章 动量效应成因探析
5.1 关于动量效应成因的解释
5.1.1 市场和个股特征因素的解释
5.1.2 动量效应成因的行为金融解释
5.2 我国股市动量现象成因的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5385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24;F832.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动量现象研究进展
1.3.2 国内动量现象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1.5 主要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股票价格行为
2.1.1 股票价格
2.1.2 股票价格机制的特殊性
2.1.3 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2.2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2.2.1 股票市场理论发展历程
2.2.2 行为金融理论
2.3 动量策略异常收益来源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动量现象研究方法
3.1 数学模型
3.2 不同样本抽样方法比较
3.3 不同组合构造方法
3.3.1 第一种方法
3.3.2 另一种方法
第4章 对动量策略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和数据
4.1.1 样本研究时间的确定
4.1.2 样本研究总体的确定
4.1.3 选取的数据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步骤
4.4 实证研究结果
第5章 动量效应成因探析
5.1 关于动量效应成因的解释
5.1.1 市场和个股特征因素的解释
5.1.2 动量效应成因的行为金融解释
5.2 我国股市动量现象成因的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雪军,蔡健琦;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与相对理性[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2 林松立,唐旭;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之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3 王晓国,王国顺;中国基金市场惯性和反转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01期
4 王晓国;尹恕好;王礼生;;惯性和反转策略套利对股市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5 马超群,张浩;中国股市价格惯性反转与风险补偿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6 刘煜辉,贺菊煌,沈可挺;中国股市中信息反应模式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7 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8 谢赤;禹湘;储慧斌;;基于TGARCH模型的证券投资惯性反向交易策略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9 沈可挺;刘煜辉;;中国股市中惯性与反向投资策略的获利模式[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吴世农,吴超鹏;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惯性策略”和“盈余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纯毅;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黄静;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策略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尚赛男;动量策略、逆向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5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53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