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
【部分图文】:
信用增级包括外部信用增级和内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是指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增级工具。内部信用增级常见的方式是建立优先/次级结构,即对优先级证券本息支付先于对次级证券的支付,在付清优先级证券本息之前对次级证券仅付利息,在优先级证券本息支付完毕后才支付次级证券的本金。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也可以通过这种结构安排,使优先证券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被次级证券吸收,达到信用增级的目的[4]。2. 4 设计和发行助学贷款支持证券SPV和券商共同商讨设计资产支持证券的品种。由券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证券。SPV从券商处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再由SPV支付给向发起人(商业银行)购买助学贷款资产的价款, SPV主要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获得收益。用收益来支持担保机构的管理成本,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费用。SPV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出售ABS和从资产发起处购买资产之间的差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惠,李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分析与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2 赵胜来,陈俊芳;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定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3 骆志芳,韩昭敏;解决助学贷款供需失衡的新途径: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J];中国审计;2003年Z1期
4 李尚公,沈春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5 程荃;;国家助学贷款的证券化模式及其法律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7 巴曙松,刘清涛;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监管[J];西部论丛;2005年06期
8 黎四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障碍的分析与建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5期
9 李建华;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催化剂[J];中国改革;2005年08期
10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植芳;关于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蔡江海;利用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3 项卫星;王刚;;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4 董磷茜;;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筹资成本与风险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5 张颖;;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问题浅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张玉喜;;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中的监管资本套利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7 赵宇霆;资产证券化SPV设立的法律思考[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8 王娓娓;房绍坤;;资产证券化中特定目的公司制度的法律建构[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9 高峰;;我国资产证券化结构中SPV的法律构建问题[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10 倪信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路径[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景元;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季奎明;金融创新的私法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金震华;各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防范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宇;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法理基础与中国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缪心毫;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私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梁文;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林治海;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小东;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立法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周思达;艺术品抵押权证券化法律风险与控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彭虎;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行及风险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鲁仲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BOT项目融资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陈志伟;版权证券化法律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09年
6 方铭;中国ABS市场表现与财富效应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杜强;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林建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法律问题[D];华侨大学;2008年
9 王岚;资产证券化中的担保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葛忠宝;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机制构建[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利;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安·玛莉;美国助学贷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3 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年07期
4 朱怀念,唐棣;试论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5 李文利;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模式的中外比较和政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6 李健男;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分析及立法选择[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7 王开国;关于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8 何焰;关于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余坚,王剑铭;论资产证券化的法规监管[J];金融研究;1999年02期
10 杨晴,沈红;从法学视角分析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两大难题[J];科技导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红;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1期
2 韩惠,孙鹤鸣;谈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3 于忠民;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合并问题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4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5 喻强;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SPV)税负问题国际经验与我国选择[J];金融与经济;2004年03期
6 李洁;;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7 李小华;刘伟;;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8 孙名扬;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及金融信托业创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生诚,江国坚;对国家助学贷款难以全面开展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2年03期
10 魏雅华;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J];经济导刊;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峰;资产证券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冯文力;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吴海峰;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明国;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7 苗纪江;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徐东;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晓慧;美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法律结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吴疆;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运用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3 周旭锋;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承尧;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李苇;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设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谢敏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赵静;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李婷婷;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曹颖佳;中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60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6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