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方式有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14:18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直以来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随着我国全面开放金融业的期限的临近,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困境重重,进行股份制改革并最终上市,已势在必行,而上市方式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则倍受关注。 本文首先对一般企业上市的上市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买壳上市、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的利弊进行分析。不同的上市方式各有特点,对企业来说各有利弊,也各有其适当性和可行性。从国内金融企业的上市实践来看,各种方式均有采用。 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一是市场条件的限制,包括证券市场的规模、上市条件的要求、监管的要求等;二是法规和监管政策的限制,主要是分业经营和对关联交易的监管要求等;三是受银行本身的条件限制,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比率的严格要求等因素。这些因素,使四大行必须评估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的可行性。 在对上市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后,本文结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包括发展和改革历程、业务发展状况以及各行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的差异,探讨各行上市方式选择。其中,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分别采取整体改制和分立改制的方式设立了股份公司,确定了两行将分别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根据相关的外部和内在条件,本人认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应采取分拆上市的方式比较适合现实的条件。工行可以通过区域分拆上市,或通过买壳上市的子公司,借壳分步实现整体上市。农行通过分拆设立子公司,使符合条件的子公司优先上市,促进整体的改革。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5
【部分图文】:
案件损失等等约几千亿元的非信贷资产损失,四大银行总体损失额远远高于1.2万亿元。而2002年底,四大银行帐面净资产共5919.91亿元。显然,从技术上讲四大国有银行均已资不抵债。截至2003年末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情况见图4一1。图4一1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末不良贷款率2.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看,有政策性不良资产和商业性不良资产。政策性不良资产主要是政府干预、信贷资金财政化使用等造成的:商业性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监管不严、信用环境差、银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不健全造成的。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在政策方面,我国在20世纪80一90年代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指引中曾明确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对国有企业实行信贷支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政策性不良贷款。根据人民银行的调查分析,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约3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受到各级政府干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所导致;约3W00的不良贷款是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所形成的;约1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国内法律环境不到位、法制观念薄弱以及一些地区执法力度较弱所导致:约有1%0的不良贷款是政府通过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军工产业)所形成。因此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3252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5
【部分图文】:
案件损失等等约几千亿元的非信贷资产损失,四大银行总体损失额远远高于1.2万亿元。而2002年底,四大银行帐面净资产共5919.91亿元。显然,从技术上讲四大国有银行均已资不抵债。截至2003年末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情况见图4一1。图4一1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末不良贷款率2.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看,有政策性不良资产和商业性不良资产。政策性不良资产主要是政府干预、信贷资金财政化使用等造成的:商业性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监管不严、信用环境差、银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不健全造成的。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在政策方面,我国在20世纪80一90年代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指引中曾明确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对国有企业实行信贷支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政策性不良贷款。根据人民银行的调查分析,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约3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受到各级政府干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所导致;约3W00的不良贷款是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所形成的;约10%的不良贷款是由于国内法律环境不到位、法制观念薄弱以及一些地区执法力度较弱所导致:约有1%0的不良贷款是政府通过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军工产业)所形成。因此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焦芳;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
2 兰锡箱;我国企业整体上市问题探讨与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3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732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