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研究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1.1.2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研究这个问题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具有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2.1 产业投资基金概要
2.1.1 投资基金的简要介绍
2.1.2 产业投资基金概念
2.1.3 产业投资基金特点
2.2 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
2.2.1 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2.2.2 支柱产业或战略产业投资基金
2.2.3 衰退产业或产业重组基金
2.2.4 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2.3 产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比较
2.3.1 公司型和契约型投资基金
2.3.2 封闭式投资基金和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比较
2.3.3 私募投资基金与公募投资基金的比较
2.4 中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2.4.1 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2.4.2 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2.4.3 发展企业重组基金的必要性
第三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分析
3.1 风险规避与组合投资理论
3.1.1 风险的含义
3.1.2 风险的衡量
3.1.3 风险反感
3.1.4 组合投资——规避风险的有效办法
3.2 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风险
3.3 组合投资理论
3.3.1 对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分析
3.3.2 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
3.3.3 投资组合最优权重的确定
3.4 产业投资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决策模型
第四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分析
4.1 产业和地区分析
4.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1.2 产业分析
4.1.3 地区分析
4.2 企业分析
4.2.1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4.2.2 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4.2.3 企业竞争潜力评价
4.2.4 企业竞争环境评价
4.2.5 企业竞争态势评价竞争态势指标构成
4.2.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第五章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综述
5.1 渤海基金的基本情况
5.2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项目选择
5.3 作者建议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丽平;;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J];当代经济;2008年03期
2 王莉;;我国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及其防范[J];生产力研究;2009年06期
3 文玲,张国平;产业投资基金: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1999年02期
4 韩广智;;中国式私募基金“抢跑”[J];IT经理世界;2007年02期
5 陆凤莲;殷红;;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分析[J];中国统计;2007年08期
6 李世泽;;建立广西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的探索[J];广西经济;2009年01期
7 孙俊寅;;对农业银行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探索[J];现代金融;2009年05期
8 尤瑞章;应千凡;周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助推低碳经济发展[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05期
9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在路上”[J];农经;2011年05期
10 申欣明;中外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及退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广良;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运营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洁;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蔡神元;国有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向吉英;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杨宜;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6 陈志宏;资产证券化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卉珏;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陈荣杰;证券公司制度发展、治理结构与风险[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陈叙;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运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张彦;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原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4 王庆华;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王慧敏;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王景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罗江林;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8 冯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姜波厚;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模式的构想[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10 谭秋霞;一人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3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7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