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8 08:03
   伴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应该实现从行政的直接调控方式向市场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必要条件就是货币市场的充分发展,这是因为(1)间接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货币市场。在间接金融调控模式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必须通过货币市场交易活动才能调节其操作对象——基础货币和基准利率,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2)货币市场为间接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供必要场所和条件,任何一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离不开货币市场。例如,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必须以同业拆借市场为依托;再贴现政策的实施必须要以发达的票据市场为基础;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也必须以发达的短期证券市场为前提。(3)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信号为宏观金融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指标和市场杠杆,并成为重要的传导指标。(4)货币市场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筹资渠道,相应成为中央银行影响社会资金流动和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关键性环节。由此可见货币市场在间接型货币政策传导中所发挥的作用之大。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的融通市场并不能为政策动员储蓄的努力提供短期内的有力支持,货币市场重要的政策功能就被忽视或者否定了,资本市场反而超前于货币市场得到了发展,在货币市场落后、金融市场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以市场为主的间接型货币调控机制难以实施,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的行政调控手段,对信贷数量和资金价格进行直接控制。直接调控模式不仅违背了价值规律和市场原则,影响剧烈、缺乏弹性,而且扼杀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反过来又造成金融、经济的波动。因此,货币市场的滞后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制约就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文中采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货币市场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国别比较,并立足我国具体国情,选取我国1998—2006年近一个经济周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的经济阶段,我国货币市场是如何制约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的。最后针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认为必须改革外汇管理制度、规范票据市场、建立和完善国库券市场等其他货币子市场,逐步建立一个均衡、协调、发达的货币市场体系,为实现我国货币政策向间接型调控转变,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创造必要条件。
【学位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1.4 突破的难点
第2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分析
    2.1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2.2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3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4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5 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第3章 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
    3.1 货币市场的含义及其政策功能
    3.2 货币市场子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
第4章 货币市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4.1 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程序
    4.2 美联储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3 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4.4 美国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
第5章 1998—2002年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
    5.1 1998—2002年中国通货紧缩状况
    5.2 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
    5.3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分析
第6章 2002年末—2006年通货膨胀时期我国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
    6.1 通货膨胀情况简要回顾
    6.2 我国所实行的主要货币政策
    6.3 我国落后的货币市场现状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分析
第7章 完善货币市场,提高政策传导效率的相关建议
    7.1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
    7.2 促进货币市场传导效率改善的相关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彭兴韵;;货币市场:理论与实践(上)[J];中国货币市场;2001年01期

2 叶檀;;放松货币是对未来犯罪[J];理财;2011年08期

3 赵晓;;货币政策已到尾声[J];中外管理;2011年08期

4 古昕;;后危机时代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新探讨[J];经济师;2011年07期

5 奚建华;;实施有效监管政策 促进黄金市场发展[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Z1期

6 张茉楠;;盯住全球货币政策失当风险[J];瞭望;2010年33期

7 韩易臻;;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法律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彭子勤;;运用货币市场工具 搞活资金运营[J];中国货币市场;2001年02期

9 王咏红;;宏观调控渐从紧 市场数度起波澜 银行间货币市场2007年回顾与2008年展望[J];国际金融;2008年01期

10 徐广福;;货币政策与股市运行的思考[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新挑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2 谢振忠;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和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汪文进;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蔡海珠;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与连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胡勇;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年

7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8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88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