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构想

发布时间:2020-12-02 18:27
  在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迫切的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速经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促进区域内经济结构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区域内企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提出了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构想。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运作模式以及我国在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中可借鉴的经验;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必要性;然后对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基础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法律环境分析、信用条件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接着论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和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最后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应进行的信用环境建设和对现行法律的修订。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问题提出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国外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
    2.1 美国外区域性资本市场运作现状
        2.1.1 美国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2.1.2 日本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2.1.3 英国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2.1.4 新加坡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2.2 国外区域性资本市场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章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必要性研究
    3.1 完善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和服务体系
    3.2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3.3 解决我国主板市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缺陷
    3.4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章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基础条件分析
    4.1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2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法律环境分析
    4.3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信用条件分析
    4.4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市场环境分析
第五章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研究
    5.1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区域布局试点
    5.2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结构
        5.2.1 要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服务体系
        5.2.2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5.2.3 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
    5.3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
    5.4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准退市提示制度
第六章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建设
    6.1 资本市场违规行为监管博弈模型分析
        6.1.1 模型建设
        6.1.2 模型表述
        6.1.3 模型求解
        6.1.4 模型解的政策含义
    6.2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设计原则
    6.3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建设
        6.3.1 对融资主体的监管
        6.3.2 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
        6.3.3 对监管机构的监管
第七章 建立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
    7.1 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股份制的改造
    7.2 推动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7.3 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公司融资[J]. 赵新民,杨兴全.  生产力研究. 2004(06)
[2]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监管[J]. 张金贵,严慧.  工业技术经济. 2004(03)
[3]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法律价值初探[J]. 谢秋凌.  学术探索. 2004(05)
[4]浅谈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春书,莫利民,陈双金.  河北煤炭. 2004(01)
[5]英德资本市场监管法律框架比较研究[J]. 罗彦,李凯.  现代经济探讨. 2003(06)
[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其对策[J]. 倪晓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02)
[7]试论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J]. 周杰来.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8]发展民营经济之关键在于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J]. 张晶,房秀霞.  经济师. 2003(04)
[9]试论我国企业信用制度构建对策[J]. 张晓光.  北方经贸. 2003(03)
[10]浅谈民营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J]. 刁广顺,王敏.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4)



本文编号:2895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95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