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创设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06:52
目前权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中的一项基础性产品,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中不可或缺、充满活力的一员。1992年我国证券市场曾有过短暂的权证交易历史,但由于过度投机扰乱了市场秩序,1996年12月之后,管理层叫停了权证交易。我国境内权证市场的再次启动是伴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而来的,2005年8月22日宝钢JTB1认购权证的上市,宣告着权证市场的再次启动,迄今,已有50余只权证先后在沪深两市上市交易。最初发行上市的权证是股改权证,是非流通股大股东免费派送给流通股东的对价,因此其总量是固定不变的,缺乏供求平衡机制,而且由于权证产品的当日回转(T+0)制度、涨跌幅通常大大高于股票,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投机炒作的首选。自从2005年首支权证宝钢JTB1认购权证上市以来,市场出现了供求严重失衡情况,过度投机导致权证价格大幅偏离其理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创设机制应运而生,它有助于抑制极端的供需失衡:当权证价格高估时,通过创设机制增加供应量,平抑价格,当权证价格趋于合理时,创设人可以购回注销,稳定市场价格。然而,创设制度自从被监管层推出以来就一直广受争议,直到目前这种争论也没有停止...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主题的确定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 研究框架
2. 权证综述
2.1 权证的含义
2.2 权证的基本要素
2.3 权证的分类
2.4 权证的价值
2.5 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
3. 权证市场的发展及其有效定价机制分析
3.1 权证市场的发展
3.1.1 海外权证市场
3.1.2 中国内地权证市场
3.2 权证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
4. 我国的权证创设机制分析
4.1 我国特殊的权证创设机制
4.2 权证创设的特点及意义
4.3 权证创设的过程
4.4 权证创设中各方利益分析
4.4.1 创设人利益分析
4.4.2 投资者利益分析
4.4.3 上市公司利益分析
4.4.4 非流通股股东利益分析
5. 权证创设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框架
5.2 数据以及分组
5.3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
5.4 结论及讨论
5.5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6. 我国权证创设机制完善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沪深权证价格偏离分析[J]. 王安兴,丁峰.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04)
[2]权证市场创设制度绩效研究[J]. 温媛佶. 证券市场导报. 2007(02)
[3]权证对投资者投资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J]. 谭利勇. 证券市场导报. 2006(10)
[4]创设人在创设武钢权证中的套利机会[J]. 方曙红,雷冰. 上海管理科学. 2006(03)
[5]重设型备兑权证的避险策略问题研究[J]. 张靖. 武汉金融. 2006(06)
[6]关于权证创设的利益分析和制度比较[J]. 胡延平.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3)
[7]06年权证:继续向理性回归[J]. 俞言. 股市动态分析. 2006(04)
[8]权证创设风波[J]. 舒薇. 法人杂志. 2006(01)
[9]券商在权证创设中的套利操作[J]. 曲丽. 证券导刊. 2005(44)
[10]创设权证对权证与股价波动将起收敛作用[J]. 桂浩明. 证券导刊. 2005(44)
博士论文
[1]中国内地权证的实证研究[D]. 焦凯.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关于券商创设权证的收益分析与风险评价[D]. 赵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创设机制对权证定价效率的影响的实证研究[D]. 樊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沪深市场权证定价问题研究[D]. 李青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4]我国认股权证的价格分析[D]. 刘颖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关于我国新兴金融工具权证的研究[D]. 陈苏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2066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主题的确定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 研究框架
2. 权证综述
2.1 权证的含义
2.2 权证的基本要素
2.3 权证的分类
2.4 权证的价值
2.5 影响权证价格的因素
3. 权证市场的发展及其有效定价机制分析
3.1 权证市场的发展
3.1.1 海外权证市场
3.1.2 中国内地权证市场
3.2 权证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
4. 我国的权证创设机制分析
4.1 我国特殊的权证创设机制
4.2 权证创设的特点及意义
4.3 权证创设的过程
4.4 权证创设中各方利益分析
4.4.1 创设人利益分析
4.4.2 投资者利益分析
4.4.3 上市公司利益分析
4.4.4 非流通股股东利益分析
5. 权证创设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框架
5.2 数据以及分组
5.3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
5.4 结论及讨论
5.5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6. 我国权证创设机制完善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沪深权证价格偏离分析[J]. 王安兴,丁峰.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04)
[2]权证市场创设制度绩效研究[J]. 温媛佶. 证券市场导报. 2007(02)
[3]权证对投资者投资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J]. 谭利勇. 证券市场导报. 2006(10)
[4]创设人在创设武钢权证中的套利机会[J]. 方曙红,雷冰. 上海管理科学. 2006(03)
[5]重设型备兑权证的避险策略问题研究[J]. 张靖. 武汉金融. 2006(06)
[6]关于权证创设的利益分析和制度比较[J]. 胡延平.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3)
[7]06年权证:继续向理性回归[J]. 俞言. 股市动态分析. 2006(04)
[8]权证创设风波[J]. 舒薇. 法人杂志. 2006(01)
[9]券商在权证创设中的套利操作[J]. 曲丽. 证券导刊. 2005(44)
[10]创设权证对权证与股价波动将起收敛作用[J]. 桂浩明. 证券导刊. 2005(44)
博士论文
[1]中国内地权证的实证研究[D]. 焦凯.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关于券商创设权证的收益分析与风险评价[D]. 赵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创设机制对权证定价效率的影响的实证研究[D]. 樊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沪深市场权证定价问题研究[D]. 李青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4]我国认股权证的价格分析[D]. 刘颖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5]关于我国新兴金融工具权证的研究[D]. 陈苏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2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120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