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7:57
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债。选择国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依据是基于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国债风险评估和国债绩效(即宏微观绩效)提高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主线即在评估国债规模与债务风险的前提下,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国债投资结构与国债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国国债市场的非均衡性结构与国债融资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剖析,探索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结构提升国债投资绩效和通过国债市场结构的优化来促进国债融资绩效提高的途径和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同时对与国债绩效有关的理论如等价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等进行剖析。分析表明国债的收入效应和流量效应及存量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总需求。国债可以通过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研发等领域的投资,解决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知识外部性等问题来提高索洛剩余,而非传统凯恩斯的财政政策重点刺激劳动供给和促进一般性物质资本的形成途径。同时对国债融资代际负担对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的影响效应进行数学分析。 第二部分在比较债务融资途径和货币融资途径效应的基础上,对债务规模...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变与国债市场
1.1.2 国债在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 中国国债市场的非均衡结构特征
1.1.4 国债财政和金融功能属性分析
1.1.5 西方理论界和政府对国债政策的认识与实践
1.2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创新
1.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
1.3.1 围绕李嘉图等价原理有效性的理论争议
1.3.2 国债融资代际效应的分析
1.3.2.1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消费影响的分析
1.3.2.2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1.3.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分析
2 中国国债规模效应与增长空间分析
2.1 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效应与国债规模效应分析
2.2 国债适度规模的界定和预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2.1 国债适度规模界定的理论分析
2.2.2 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相关因素计量分析
2.2.3 中国国债及债规模预测
3 狭义国债规模风险的综合研究
3.1 衡量国债规模风险(广义和狭义)的相关指标体系
3.2 狭义国债(内债)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3.3 国债(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和债务收支结构的比较分析
3.3.1 中国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相关性分析
3.3.2 从中国财政债务收支结构出发分析外债趋势
3.3.3 中国外债组成结构和期限结构合理性及外债风险稳定性分析
3.3.4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和相关金融指标的分析
3.3.4.1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对比分析
3.3.4.2 与国债(外债)风险相关的金融指标分析
4 广义国债风险结构和形成机制分析
4.1 广义国债风险组成结构和指标体系分析
4.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的主体、根源和机制的剖析
4.2.1 广义国债债务风险三大险源实况分析
4.2.1.1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国企隐性债务风险现状分析
4.2.1.2 广义国债隐性债务风险源: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4.2.1.3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社会保障隐性债务现状分析
4.2.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机制的剖析
5 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背离的研究
5.1 国债规模扩张与财政份额下降背离现象的实证分析
5.2 对国债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的理论与实证解释
6 货币与国债规模风险和融资成本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货币发行收益和金融剩余对债务风险降低的贡献分析
6.2 国债融资与货币环境相关性的分析
6.2.1 中国利率结构和层次及历年调整特点与影响力分析
6.2.2 货币供应增长和结构变化及其对国债融资的影响
7 中国经济增长环境与国债融资政策取向分析
7.1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出口环境分析
7.2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收入与消费环境分析
7.2.1 消费需求不足是导致消费贡献率下降的核心因素
7.2.2 对中国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7.3 中国经济增长的税收环境和国债融资取向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7.3.1 中国宏观税负环境和税制结构的分析
7.3.2 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和效应分析
7.4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分析
7.4.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趋势的实证分析
7.4.2 国债政策持续性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8 国债融资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8.1 国债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8.2 中国国债融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判
8.2.1 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国债融资与市场利率水平相关性分析
8.2.2 国债融资与民间投资增长负相关存在性分析
8.3 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8.3.1 中国国债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
8.3.2 国债投资拉动效应的实证研判
8.3.2.1 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综合绩效分析
8.3.2.2 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8.3.2.3 国债投资减低了经济波动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失
8.4 国债与通货膨胀非相关性的理论及实证检验
9 国债投资绩效与投资结构的研究
9.1 优化和提升国债投融资绩效是国债政策管理的核心
9.2 有关国债投资绩效提高的相关问题研究
9.2.1 国债管理体制弊端和“诺斯悖论”
9.2.2 投资乘数与国债绩效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9.3 国债投资结构优化是提高国债投资绩效的核心
9.3.1 有关国债投资结构和领域的理论分析
9.3.2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债投资领域,提升国债投资乘数
9.3.3 重视国债在人力资本和科技领域的投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
9.3.4 增加国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资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
9.3.4.1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与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巨大
9.3.4.2 社会保障隐性债务资金缺口的消除与国债
9.3.5 中西部国债投资有助于消除区域差异,增强资本形成能力
10 国债利率与债务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1 国债利率对债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
10.2 现行国债发行利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中国现行的利率结构体系与国债发行利率的标准选择
11 提高国债融资绩效的核心在于优化国债市场结构,促进效率提升
11.1 优化国债市场结构,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前提在于利率市场化
11.2 改革与完善国债发行体系促进国债融资市场化
11.3 增强债券市场交易效率和完善交易体系是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
11.4 国债期限结构优化设计与融资成本
11.5 重视对市场利率趋势和利率周期性变化的预测分析
11.6 发展国债机构投资者,优化持有者结构
11.6.1 国债市场机构者数量与融资绩效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11.6.2 中国国债投资者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的分析
11.6.2.1 创造条件,引导个人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
11.6.2.2 发展银行间债市柜台交易,允许更多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
11.6.2.3 设立专业性的国债投资基金,培育国债市场稳定的投资机构
11.7 运用金融创新增加国债品种数量,优化国债品种结构
11.7.1 开设国债期货、丰富国债品种有利于国债功能发挥
11.7.2 浮动利率债券与发债融资成本
11.7.3 国债流通品种比例与国债融资成本矛盾的现实分析
11.8 国债融资成本与周边市场——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债融资规模与货币环境实证分析[J]. 杨义群,周军民,赵旭.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12)
[2]对若干弱化货币政策效力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 周军民,杨义群,赵旭. 华东经济管理. 2000(05)
[3]防范国债风险的政策设计[J]. 贾康,江旭东. 财经科学. 2000(03)
[4]地方财政收支的国际比较[J]. 周业安. 财经科学. 2000(03)
[5]调整税制结构,激活社会投资推动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增长[J]. 《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课题组,杨之刚.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03)
[6]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探讨[J]. 曹龙骐,郑建明. 金融研究. 2000(04)
[7]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J]. 武剑. 金融研究. 2000(04)
[8]国有企业隐性失业显性化:制度创新与时序选择[J]. 夏杰长. 改革. 2000(02)
[9]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效应分析[J]. 马拴友. 改革. 2000(02)
[10]增长中“微调”: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现实选择[J]. 夏杰长,赵志耘. 中国国情国力. 2000(04)
本文编号:292054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变与国债市场
1.1.2 国债在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 中国国债市场的非均衡结构特征
1.1.4 国债财政和金融功能属性分析
1.1.5 西方理论界和政府对国债政策的认识与实践
1.2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创新
1.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
1.3.1 围绕李嘉图等价原理有效性的理论争议
1.3.2 国债融资代际效应的分析
1.3.2.1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消费影响的分析
1.3.2.2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1.3.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分析
2 中国国债规模效应与增长空间分析
2.1 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效应与国债规模效应分析
2.2 国债适度规模的界定和预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2.1 国债适度规模界定的理论分析
2.2.2 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相关因素计量分析
2.2.3 中国国债及债规模预测
3 狭义国债规模风险的综合研究
3.1 衡量国债规模风险(广义和狭义)的相关指标体系
3.2 狭义国债(内债)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3.3 国债(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和债务收支结构的比较分析
3.3.1 中国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相关性分析
3.3.2 从中国财政债务收支结构出发分析外债趋势
3.3.3 中国外债组成结构和期限结构合理性及外债风险稳定性分析
3.3.4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和相关金融指标的分析
3.3.4.1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对比分析
3.3.4.2 与国债(外债)风险相关的金融指标分析
4 广义国债风险结构和形成机制分析
4.1 广义国债风险组成结构和指标体系分析
4.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的主体、根源和机制的剖析
4.2.1 广义国债债务风险三大险源实况分析
4.2.1.1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国企隐性债务风险现状分析
4.2.1.2 广义国债隐性债务风险源: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4.2.1.3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社会保障隐性债务现状分析
4.2.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机制的剖析
5 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背离的研究
5.1 国债规模扩张与财政份额下降背离现象的实证分析
5.2 对国债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的理论与实证解释
6 货币与国债规模风险和融资成本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货币发行收益和金融剩余对债务风险降低的贡献分析
6.2 国债融资与货币环境相关性的分析
6.2.1 中国利率结构和层次及历年调整特点与影响力分析
6.2.2 货币供应增长和结构变化及其对国债融资的影响
7 中国经济增长环境与国债融资政策取向分析
7.1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出口环境分析
7.2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收入与消费环境分析
7.2.1 消费需求不足是导致消费贡献率下降的核心因素
7.2.2 对中国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7.3 中国经济增长的税收环境和国债融资取向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7.3.1 中国宏观税负环境和税制结构的分析
7.3.2 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和效应分析
7.4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分析
7.4.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趋势的实证分析
7.4.2 国债政策持续性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8 国债融资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8.1 国债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8.2 中国国债融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判
8.2.1 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国债融资与市场利率水平相关性分析
8.2.2 国债融资与民间投资增长负相关存在性分析
8.3 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8.3.1 中国国债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
8.3.2 国债投资拉动效应的实证研判
8.3.2.1 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综合绩效分析
8.3.2.2 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8.3.2.3 国债投资减低了经济波动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失
8.4 国债与通货膨胀非相关性的理论及实证检验
9 国债投资绩效与投资结构的研究
9.1 优化和提升国债投融资绩效是国债政策管理的核心
9.2 有关国债投资绩效提高的相关问题研究
9.2.1 国债管理体制弊端和“诺斯悖论”
9.2.2 投资乘数与国债绩效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9.3 国债投资结构优化是提高国债投资绩效的核心
9.3.1 有关国债投资结构和领域的理论分析
9.3.2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债投资领域,提升国债投资乘数
9.3.3 重视国债在人力资本和科技领域的投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
9.3.4 增加国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资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
9.3.4.1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与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巨大
9.3.4.2 社会保障隐性债务资金缺口的消除与国债
9.3.5 中西部国债投资有助于消除区域差异,增强资本形成能力
10 国债利率与债务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1 国债利率对债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
10.2 现行国债发行利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中国现行的利率结构体系与国债发行利率的标准选择
11 提高国债融资绩效的核心在于优化国债市场结构,促进效率提升
11.1 优化国债市场结构,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前提在于利率市场化
11.2 改革与完善国债发行体系促进国债融资市场化
11.3 增强债券市场交易效率和完善交易体系是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
11.4 国债期限结构优化设计与融资成本
11.5 重视对市场利率趋势和利率周期性变化的预测分析
11.6 发展国债机构投资者,优化持有者结构
11.6.1 国债市场机构者数量与融资绩效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11.6.2 中国国债投资者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的分析
11.6.2.1 创造条件,引导个人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
11.6.2.2 发展银行间债市柜台交易,允许更多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
11.6.2.3 设立专业性的国债投资基金,培育国债市场稳定的投资机构
11.7 运用金融创新增加国债品种数量,优化国债品种结构
11.7.1 开设国债期货、丰富国债品种有利于国债功能发挥
11.7.2 浮动利率债券与发债融资成本
11.7.3 国债流通品种比例与国债融资成本矛盾的现实分析
11.8 国债融资成本与周边市场——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债融资规模与货币环境实证分析[J]. 杨义群,周军民,赵旭.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12)
[2]对若干弱化货币政策效力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 周军民,杨义群,赵旭. 华东经济管理. 2000(05)
[3]防范国债风险的政策设计[J]. 贾康,江旭东. 财经科学. 2000(03)
[4]地方财政收支的国际比较[J]. 周业安. 财经科学. 2000(03)
[5]调整税制结构,激活社会投资推动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增长[J]. 《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课题组,杨之刚.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03)
[6]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探讨[J]. 曹龙骐,郑建明. 金融研究. 2000(04)
[7]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J]. 武剑. 金融研究. 2000(04)
[8]国有企业隐性失业显性化:制度创新与时序选择[J]. 夏杰长. 改革. 2000(02)
[9]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效应分析[J]. 马拴友. 改革. 2000(02)
[10]增长中“微调”: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现实选择[J]. 夏杰长,赵志耘. 中国国情国力. 2000(04)
本文编号:2920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205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